—— 要投稿,上万维,轻松学术交流

严正声明

本站非期刊官网,非中介代理,
不向作者收取任何费用!
举报微信:13140028228 冯老师

态度公正、信息求实、投稿自助、使用免费
跨语言文化研究(集刊)
集刊 - 半年刊
  • 跨语言文化研究(集刊)
  • 复合影响因子:0
  • AMI入库
  • 知网
  • /有基金 21.1%,/副高/无基金 14.7%
  投稿方式:Email投稿
  • 栏目频次
  • 一作占比
  • 单位占比
  • 热词

高频栏目

83.3%期平均发文量3篇
100%期平均发文量5篇
83.3%期平均发文量5篇
83.3%期平均发文量4篇
83.3%期平均发文量4篇
83.3%期平均发文量9篇

低频栏目

16.7%期平均发文量5篇
21.1%
14.7%
16.5%
7.3%
3.7%
21.1%
6.4%
0.9%
0.9%
0.9%
0.9%
0.9%
2.8%
1.8%
80.5%
6.9%
4.6%
2.3%
2.3%
1.1%
1.1%
1.1%
   
2次 走势图
2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 更多

    期刊简介

  • 《跨语言文化研究》(半年刊)是由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外国语言文学研究学术辑刊。旨在向广大读者反映外国语言文学、翻译学、国别与区域研究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动向,刊载跨学科的研究成果,提供具有全新参考价值的学科研究信息,促进跨语言文化研究。主要栏目:语言与文化,文学与文化,翻译与文化,语言与教学,文化与教学,国别与区域研究等。<br/>

  • 基本信息

  • 期刊名称:跨语言文化研究(集刊)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 国内刊号:【集刊】
  • 国际刊号:
  • 出刊日期:
    期刊定价:
  • 邮发代码:
  • 所在省区:陕西
    邮政编码:
  • 联系地址:

  • 投稿信息

  • 学科分类:文化,语言文字
    版面费用:待核实
  • 字数要求:16000-52000
    查重要求:-
  • 复合因子:0
    综合因子:0
  • 审  稿 费:待核实
    稿费:待核实
  • 本刊可发:
  • 特殊属性:

  • 联系方式

  • 投稿网址:
  • 官网网址:http://www.wyxy.snnu.edu.cn/
  • 电话传真:
  • 电子邮箱:sdwyzz@126.com(官网邮箱)
  • 微信公众号:

审稿时间:暂无参考数据,审稿时间不确定!

投稿难度:网友分享,仅供参考

见刊周期:-

温馨提示以上只是参考信息,实际情况会根据投稿主题、稿件质量和数量、审稿流程有所差异。想获得更准确信息请联系期刊的编辑部进行咨询。

欢迎点评!让信息更透明,使投稿更轻松!
    • 审稿时间:
      是否录用:
    • 见刊周期:
      查重要求:
    • 有无课题:
      有无回复:
    • 我的学历:
      我的职称:
    • 审稿费用:
      版面费用:
    • 稿       费:
      稿件字数:
    • 投稿难度:
    • 该刊可发:
    • 投稿主题:
匿名: 验证码: 点击切换验证码
    • 1、该刊为集刊无CN刊号。

      2、投稿方式:邮箱投稿

      3、主办单位官网:http://www.wyxy.snnu.edu.cn/

      (百度认证)

      4、出刊日期:半年刊,一年出版两辑。

      2023年4月19日星期三

      《跨语言文化研究》征稿启示

      【官网信息】

      发布时间:2023-01-09

      一、简介

      《跨语言文化研究》杂志是由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外国语言文学研究学术辑刊(半年刊,国内发行),目前已经出版16辑。2023年1 月被遴选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集刊 AMI 综合评价报告(2022)”入库集刊。本书旨在向广大读者反映外国语言文学、翻译学、国别与区域研究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动向,刊载跨学科的研究成果,提供具有全新参考价值的学科研究信息,促进跨语言文化研究。

      二、常设栏目

      本刊常设栏目有:语言与文化,文学与文化,翻译与文化,语言与教学,文化与教学,国别与区域研究等。

      三、来稿要求

      1.截止日期

      上半年刊投稿截稿日期为3月15日,下半年刊为9月15日。

      文字要求

      来稿要重点突出,逻辑清晰,资料丰富,语言简练明确,八千字左右为宜,原则上最少不少于七千字,最多不超过一万两千字。

      内容要求

      来稿不存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若有意识形态问题,评审将一票否决。内容应限定在外国语言文学、翻译学、国别与区域研究等领域。

      来稿必须包括:题目(中英文)、作者姓名、中文和英文内容摘要:约200-300字、中文和英文关键词:2-4个、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单位、职称、研究方向,电话号码、E-mail地址等联系方式)。

      4.格式要求

      来稿须通过电子邮件(用word格式)发送至本刊编辑部(sdwyzz@126.com),用字要规范,标点要正确。

      来稿文件名用作者姓名和板块,如:语言与文化(张一)。

      稿件构成请参见附件1。

      论文具体格式请参见附件2。

      5.其他要求

      投稿的同时请附上查重报告,论文查重检测报告重复率不超过20%(含本人已发表文献,以中国知网查重检测结果为准)。

      四、注意事项

      1.本刊的审稿时间为三个月,截止日期(3月15日,9月15日)后三个月内未见处理结果,作者可以另投他刊。

      2.来稿必须是作者的原创性研究或成果,论文内容文责作者自负。

      3.以上要求旨在节省出版社编辑、校对时间和我们的修改校对时间。由于人手有限,到时统一收稿,打包编辑。

      欢迎各位作者赐稿!

      《跨语言文化研究》编辑部

      《跨语言文化研究》格式要求

      【官网信息】

      1. 稿件构成

       论文中文标题、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论文正文(含参考文献)

       论文英文标题、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另页)

       附录等(如果有)

       作者姓名、单位(中英文)、通讯地址、电话号码、Email 地址(另页)

      2. 摘要与关键词

      论文须附中文提要;中文提要 200—300 字。另请择出能反映全文主要内容的关键词3-5 个。

      3.正文

      3.1 结构层次

      正文分为若干节(section),每节可分为若干小节(subsection)。

      3.2 标题

      著作正文的篇章设置须逻辑紧密、结构合理、层次清晰,标题序码一律用中文标示,如:一、二、三,再下一级的标题序码,依层次分别用(一)(二)(三),三级标题用 1.2.3.,四级标题用(1)(2)(3)标示。章节最好限制在三至四级,不宜层次过细。

      3.3 字体

      正文的默认字体为宋体五号。

      中文楷体用于字词作为字词本身使用,如:

      “劣字怎么念?”

      英文倾斜字体的使用范围主要是:

      (1)词作为词本身使用,如: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word in English is the.

      (2)拼写尚未被普遍接受的外来词,如:

      Jiaozi is a very popular food in China.

      (3)书刊等的名称。

      图表的字体可根据需要换为宋体五号。

      3.4 图表

      图标题置于图的下方,表标题置于表的上方。

      图号/表号的格式为“图/表+带短横的阿拉伯数字”。

      图表的字体一般为黑体小四;如果需要,可以适当采用较小的字号。

      图表的行距为单倍。

      3.5 参引

      第 2页

      一切直接或间接引文以及论文所依据的文献均须通过随文圆括号参引(in-text parenthetical reference)标明其出处。

      参引的内容和语言须与正文之后所列参考文献的内容和语言一致。

      作者名字如果是英文或汉语拼音,不论该名字是本名还是译名,参引时都仅引其姓。其他民族的名字或其译名如果类似英文名字,参引时比照英文名字。

      转述某作者或某文献的基本或主题观点或仅提及该作者或该文献,只需给出文献的出版年,如:

      陈前瑞(2003)认为,汉语的基本情状体分为四类,即状态、活动、结束、成就。

      直接或间接引述某一具体观点,须给出文献的页码,格式是“出版年:页码”,如:

      吕叔湘(2002:117)认为,成做动词时,有四个义项:1) 成功、完成;2) 成为;3)可以、行;4) 能干。

      如作者的名字不是正文语句的一个成分,可将之连同出版年、页码一起置于圆括号内,如:

      这是社交语用迁移的影响,即“外语学习者在使用目的语时套用母语文化中的语用规则及语用参数的判断”(何兆熊 2000:265)。

      圆括号内的参引如果不止一条,一般按照出版年排序。同一作者的两条参引之间用逗号隔开,如:Dahl (1985, 2000a, 2000b );不同作者的参引之间用分号隔开。

      文献作者如果是两个人,参引时引两个人的名字。中文的格式是在两个名字之间加顿号,如“吕叔湘、朱德熙(1952)”;英文的格式是在两个姓之间加&号,表示‘和’,如 Li &Thompson (1981)。

      文献作者如果是三人或三人以上,参引时仅引第一作者的名字。中文的格式是在第 1作者名字之后加等字,如“夸克等(1985/1989)”;英文的格式是在第一作者的姓之后加拉丁缩略语“et al.”,如 “Quirk et al. (1985)”,et al.为斜体。

      3.6 随文圆括号夹注

      除了用于参引外,随文圆括号夹注主要用于提供非常简短的说明、译文的原文以及全名的缩写或全称的简称,如:

      对于莎士比亚学者来说,最重要的词典有两部:一部是 19 世纪 70 年代德国人Alexander Schmidt 以德意志民族特有的勤奋及钻研精神编纂的两卷本巨著Shakespeare Lexicon and Quotation Dictionary(1874/1902/1971,以下简称Lexicon),另一部是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1884-1928/1989,通常简称 OED)。

      随文夹注的字体同于正文的默认字体。

      3.7 附注

      一般注释采用插入脚注的形式,即在正文需注释处的右上方按顺序加注数码 1、2、3、...然后在当页最下方依次写出对应数码 1、2、3、...和注文,回行时与上一行注文对齐。

      3.8 例证/例句

      例证/例句宜按顺序用(1)(2)(3)...将之编号。每例另起 1 行,左缩进 1 个中文字符。

      编号与例句之间不空格,回行时与上一行例证/例句文字对齐。外文例证/例句可酌情在圆括号内给出中译文。

      4. 参考文献

      4.1 参考文献著录基本要求

      著作

      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书名/卷册/出版者、出版时间、版次(初版第 3页

      除外)/页码。〔注:责任方式为著时,“著”字可省略,其他责任方式不可省略(下同,不再标注);中文参考文献出版地为内地出版社的一般不需标注出版地;如果同一家出版社有多个出版地,则需标明出版地;中国香港、澳门、台湾等地的出版社,以及国外出版社,需在出版社前标注出版地。〕

      每条前空两格起,未完回行顶格。

      示例:

      余东华:《论智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35 页。

      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人民出版社 1962 年第 2 版,第 76 页。

      《毛泽东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3 页。

      陈宗德、吴兆契主编:《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9 页。

      陈达:《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长沙:商务印书馆民国 27 年版,第 20 页。

      期刊

      标注顺序:责任者/所引文章名/所载期刊名、年期(或卷期、出版年月)。

      示例:

      袁连生:《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不公平探讨》,《教育与经济》2001 年第 4 期。

      外文文献

      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书名用斜体,其他内容用正体;出版地后用英文冒号,其余各标注项目之间用英文逗号隔开(下同)。每条顶格起,未完回行缩格。

      示例:

      Seymou Matin Lipset and Cay Maks, It Didn’t Happen Hee: Why Socialism Failed in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2000, p.266.

      4.2 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识

      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 DB/MT—磁带数据库;M/CD—光盘图书;

      CP/DK—磁盘软件; J/OL—网上期刊; EB/OL—网上电子广告;

      Z/OL—通知、通告或资料性文件; R/OL—报告文件; S/OL—标准;

      M/OL—网上图书 C/OL 网上析出文献

      其他电子参考文献类型的标识:数据库为 DB,计算机程序为 CP,电子公告为 EB,磁带为 MT,磁盘为 DK,光盘为 CD,联机网络为 OL。

      4.3 电子文献的著录格式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的地址,发表和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第 4页

      4.4 电子文献的标注格式

      [序号]作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名].发表和更新日期/引用日期.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 例如:

      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1998-08-16)[1998-10-04].http://www.cajcd.edu.cn/pub/ml.tex/980810-2.html.

      4.5 参考文献的排序

      文献条目按作者姓氏(中文姓氏按其汉语拼音)的字母顺序排列。第一责任者姓氏在前,名在后,姓和名之间加逗号;非第一责任者按英美人名前姓后的习惯不做变动;中外文参考文献分别排列,外文文献部分排在前,中文部分排在后,用序号[1],[2],[3]......将所有文献编排起来。

      4.6 参考文献编排注意事项

      1)文后参考文献必须与文内夹注应保持一一对应;

      2)参考文献中凡属于期刊文章及论文集中析出的文献,应注明作者的姓名、篇名、刊名、刊物的卷号和期号、文章的起止页码、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等信息(文中夹注还要标注具体页码);

      3)英语的书名、期刊名、词典名、诗歌名、电影名、船名等应为斜体,实词首字母大写;外文论文篇名以正体书写;

      4)每条文献首行顶格写,回行时空两格以保证上一行作者姓氏的突出地位。出版社名可以简写,如:University Press 可简写成 UP;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可简写为:外研社;

      5)无名氏著作的顺序也是由著作名中第一个关键词的首字母顺序决定的。如:“《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修订工作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应以“大”字的首字母作为排序依据。


    验证码: 点击切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