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鲁迅小说《药》的悲剧的多重性特征 湖北麻城市思源实验学校 陈昌学 中国传统文学在审美观念上推崇“大团圆主义”。无论是小说,还是戏剧,“
总是一个美满的大团圆①”,常常带有一种浪漫主义的理想结局。直到“五四”时期,这种传统的审美观念才得以打破。其间,鲁迅算得上是创作出大量现代悲剧作品的第一人。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内忧外患,国内军阀混战,外遭帝国主义欺凌,群魔乱舞,民不聊生。面对黑暗的现实,鲁迅站在超越时代认识水平的突前位置上,对国家和民族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本着“启蒙”、“立人”的愿望,鲁迅试图用文艺作武器改造社会,“
揭示国民的弱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②。因此,鲁迅反对庸俗的大团圆,反对“瞒和骗”的文学,并用自己手中的笔大胆地揭露当时社会的阴暗面,从而创造了一系列的悲剧作品和悲剧形象。他的短篇小说《药》就是一曲震撼人心的大悲剧。在此,笔者仅仅试图从小说《药》与外国文学的关系之比较中,以悲剧视角谈谈《药》的深层蕴含。
(一)《药》与外国文学之关系《药》创作于1921年。鲁迅在创作《药》时似乎受到俄国文学的影响。他自己曾提到“
《药》的收束,也分明留着安特莱夫式的阴冷”③。孙伏圆先生在《鲁迅先生二三事》一文中也提到:“鲁迅先生和我说过,在西洋文学中,也有和《药》相类的作品,例如俄国作家安特莱夫的一篇《齿痛》”、“
还有俄国屠格涅夫五十首散文诗中有一首《工人和白手的人》,用意也是仿佛的”④。屠格涅夫和安特莱夫都是19世纪著名的俄国作家。他们的这两篇作品与《药》相比,虽体裁不大相同,但在内容上却有某些相似之处。《工人和白手的人》中所谓“白手的人”,其实是一位为工人群众的利益勇敢抗争,最后被处以绞刑的革命青年;然而,愚昧的群众非但不理解和同情,相反企图从革命者的牺牲中捞到某种好处。《齿痛》中的救世主耶酥为了人类的解放被反动势力钉死在十字架上,却成了人们“散闷”、“消遣”的材料。而《药》中的夏瑜为救人民于水火之中,流血牺牲;而群众却享用他的牺牲。它们所揭示的悲剧颇为相似且都带有多重悲剧性。如果说前者的悲剧是19世纪俄国黑暗社会的缩影,那么《药》是20世纪旧中国的社会悲剧。但比较而言,我认为:《药》的悲剧更为深沉、凝重;《药》所揭示的思想蕴涵更为丰富、深刻。 首先,在表现形式上,《药》更富于象征意义。在《工人和白手的人》中,屠格涅夫采用散文诗的方式,以寥寥数百字精练地揭示出相当深刻的思想内容;但一条线索、一个故事,情节较为单纯。而《药》的特点在于:它以小说的样式设置两个故事、两条线索,一明一暗交错进行;通过华、夏两家的悲剧反映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广阔的社会风貌,并用“药”这一富于象征意味的意象贯穿起来,使得华、夏两家的悲剧构成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大悲剧。同时,《工人和白手的人》中的“绞绳”与《药》中的“人血馒头”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鲁迅选择“人血馒头”作为革命者流血牺牲和群众享用牺牲的愚昧行为的纽带,并将“人血馒头”作为医治疾病的“妙药”,其含意更为深刻。“人血馒头”的血是革命者的血。它比绞绳更具深沉的思想意义。因为,在历史上人们只知道历代反动统治者吃人肉、喝人血,没想到被统治、受压迫的群众由于愚昧也帮着喝革命者的血。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悲剧!其次,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齿痛》显然较小说〈药〉略逊一筹。〈齿痛〉中的圣者------耶酥的形象极为模糊。作品仅有一处地方对耶酥作了简单交代:“
其中一个人,便是“他”,披着浅色的长头发,穿着一件破碎的有血迹的小衫,他绊着路上的一颗石子,便跌倒了,”⑤至于这位圣者的精神世界却丝毫没有触及.而<药>中夏瑜的形象虽着墨不多,但通过茶馆中闲人们的议论,寥寥数笔,其革命精神和崇高品质却烘托得相当突出.夏瑜是一位思想觉悟了的青年,更是一个敢于反对封建势力﹑坚贞不屈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战士.他虽然穷得“榨不出一点油水”;但胸怀远大革命理想,他喊出了“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这一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口号,表现了勇于斗争和忘我牺牲的精神.这样,正面人物的精神品质与群众的愚昧麻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相互衬托,意味深远.
(二)《药》的多重悲剧性特征从悲剧美学范畴看,<药>含有“英雄悲剧”的因素,但是总体上仍属于“生活悲剧”.小说以辛亥革命前的社会斗争为时代背景,以1907年秋瑾女士被害为原始素材,塑造了一个革命者夏瑜的形象;但它正面写的是茶馆主人华老栓买“人血馒头”为儿子小栓医病的悲剧故事。小说蕴含着一系列的悲剧。其中,夏瑜代表着觉醒者的悲剧,华老栓们代表着奴隶的悲剧。总体上说,夏瑜和华老栓们是人民群众中的两部分人(从政治角度看,夏四奶奶实际上是属于华老栓一边的)。他们的悲剧都是人民群众的悲剧。鲁迅通过这一系列悲剧的描写实质上提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问题,提出了中国人民“向何处去?”的问题。谈到悲剧观,鲁迅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⑥。“人生有价值的东西”决不是假、丑、恶的东西,而是真、善、美的东西。“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既可以是美好善良的生命的毁灭,也可以是一种美好的愿望、理想的毁灭,或是一种可贵的精神、人格、品质的毁灭。从奴隶的悲剧视角看,华老栓一家是勤劳、善良的贫苦市民,是辛苦麻木的下层群众。两三千年的封建社会利用地理环境的封闭、时间历史的沉积和劳作方式的落后,将封建传统观念意识转变为全民意识,而人的个体意识遭到泯灭。在这种封建奴役和统治下,华老栓们已经变成逆来顺受的奴仆。他们没有反抗的要求,对为解放自己而流血牺牲的革命斗士自然毫不理解。作为小私有者,他们的眼光仅仅局限于一己之家的具体利益。小栓贫病交加,死于非命,对这个家庭无疑是最大的悲剧。但是,更大的悲剧在于他们的愚昧、麻木和落后;在于他们并不理解小栓的死是极端反动的社会制度造成的。鲁迅曾经指出:“
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务,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⑦对小栓的死,对老栓夫妇的不幸,鲁迅先生在作品中的情感倾向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其实,他们最大的不幸不是自己被害和死了儿子,而是迷信、麻木、愚昧和不觉悟。小栓并没有因为吃了“人血馒头”而治愈痨病,夏瑜为了革命而流血牺牲也没有给群众带来多大的心灵震撼。这种悲剧的结局是令人痛心的。至于茶馆里的茶客都是一些无名的群众,但他们多半也是担任着多重悲剧角色。“
他们是吃人者筵席上的美味佳肴,是‘被吃者’;却在封建思想的毒害下,自觉不自觉地成了“吃人者”的帮凶。”⑧他们自己担当着悲剧的角色,却又自觉不自觉地帮助着制造着大大小小的悲剧。小说写到这么一个场面:当刽子手康大叔在茶馆大谈夏瑜的“疯”时,有两个听众的反应很值得玩味。一个是“花白胡子”,一个是“二十多岁的人”。当康大叔说起夏瑜居然在牢狱里还劝人造反时,这个“二十多岁的人”“很显出气愤模样”;当“花白胡子”终于听懂了康大叔的叙述,恍然大悟地说“发了疯了”。鲁迅在此多次特意点出两个人的年龄特征,说明在封建奴性意识弥漫的环境中,两个不同时代的人在对待如此重大的政治问题上其意见是何等的一致。“在封建宗法社会中,意识的全民化消解了意识的个体性维度”,使得人们的思想被禁锢在封建主义的“铁屋”里。显然,这些无聊的茶客也是一群愚昧麻木的奴隶。可见,当时的社会环境是何其黑暗!这难免使觉醒者有荒原之感。从觉醒者的悲剧视角看,夏瑜的死是悲壮的、崇高的;但是,在这种崇高的背后,我们又深深地感到一种痛惜和遗憾!司马迁说过:“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⑨就我而言,夏瑜的悲惨结局,其“悲”不在于他为革命而流血牺牲,而在于他的正义行为不为群众所理解和支持;在于他的革命路线存在着严重的局限。究其根源,乃是夏瑜的革命严重脱离群众。群众不觉悟,思想不解放,革命是孤立无援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并没有找到彻底推翻封建统治的正确的革命路线,也没能有效地从事唤起华老栓们觉醒的宣传鼓动工作。因此,夏瑜只能在阴冷和寂寞中死去。这才是产生夏瑜悲剧的根本原因。在小说中,鲁迅对夏瑜的描写,寄寓了自己对革命的支持和对革命者的热爱,同时也尖锐地指出了他们失败的必然性,体现了鲁迅对旧民主主义革命历史的回顾和经验总结。其实,夏瑜是相当孤独而寂寞的。他与周围的群众之间已产生某种隔阂,甚至他的亲人也对他产生疑惧。“夏瑜善良的母亲”-----夏四奶奶不仅不理解儿子革命行为的正义性,反而有些“羞愧的颜色”。夏瑜的亲伯父夏三爷更是心狠手毒。他怕连累自己而向官府告密,以亲侄儿的生命换得了“二十五两雪白的银子”。这世间,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竟是如此残酷! 先觉者们处在时代的最前列,他们在精神原野上走得太远了,他们的前卫意识往往难以被同时代的人所理解和容纳,他们难逃被世人围攻、迫害的厄运,最终落入为自己的乡亲甚于为自己的国家所杀戮而无处安身的境地。这是中华民族的大悲剧!
(三)《药》在鲁迅悲剧系列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在鲁迅的悲剧系列小说中,《药》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以其丰富的思想内涵、独特的艺术结构、感人的审美魅力将悲剧艺术发展到高峰。它的“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独特”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从而在为科学和民主的斗争中,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并为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它的深切和特别之处主要表现在:一、《药》不仅表现了觉醒者的悲剧,也表现了奴隶的悲剧。他们的悲剧不是一家一户或某一阶级、阶层的悲剧,而是整个华夏民族的悲剧。此外,在《药》中,作者充分揭示了造成悲剧的原因的复杂化,而没有将悲剧的形式表面化、简单化。德国美学家叔本华说:“
再现一种巨大的不幸是悲剧唯一的天职”。⑩夏瑜死于专制暴力,而小栓死于封建迷信。鲁迅将人物的悲剧同那个罪恶的时代、社会、制度、思想、文化紧密联系起来,使得小说在一明一暗,两条线索,两个故事的错综交织中揭示出深刻的社会内涵-----“反对专制暴力和封建迷信,反对残害、愚弄百姓,要求民主和科学,才是疗救中华民族的唯一良药”。⑾这正是小说《药》的主题。二、夏瑜是鲁迅在它的悲剧系列小说中塑造的仅有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形象;而且通过这一形象,鲁迅还间接探讨了思想革命与政治革命的关系问题。这是《药》不同于其他小说的又一重要特征。从某种程度上说,夏瑜的死除了专制暴力的客观原因外,主观上还在于他“看不到人民群众的革命要求”,在于他的革命严重脱离群众,成了孤军奋战。当人民群众还没有感受到思想革命的光照,还没有从长期的冬眠中苏醒时,政治革命必然要遭到挫折和失败,夏瑜的流血牺牲就必然不为人们所注意,而只能在幕后寂寞的消失。这正是政治革命缺乏思想革命的支持而必然导致的悲剧。
参考文献:①
胡适.《文化进化观念与戏曲改良》[M]②
鲁迅.《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M]③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M] ,〈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④
鲁迅与孙伏园谈〈药〉,见〈鲁迅先生二三事〉⑤
(俄)安特莱夫.〈齿痛〉[Z].原载〈新青年〉第七卷第一号⑥
鲁迅.〈坟.再论雷锋塔的倒掉〉[Z]⑦
鲁迅.〈呐喊.自序〉[M]⑧
唐涛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⑨
司马迁.〈报任安书〉[Z] .<汉书.司马迁传〉⑩
〈西方文论选〉(下)P133页⑾ 屈正平.〈论鲁迅小说中的人物〉[M]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4年 [作者简介] 陈昌学:男,1977年生于湖北麻城市。大学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湖北教育学会会员,黄冈市作协会员。2000年毕业于湖北黄冈师范学院。2003年在湖北大学进修学习。2012年招考入麻城思源实验学校任教。工作期间,历任中学语文、英语教师,有过多年中学毕业班工作经验,教育教学成绩显著。业余爱好摄影、文学写作,有20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及文学作品在《中国教师报》、《天津文学》、《黄冈日报》、《鄂东晚报》、《黄冈师院报》、《楚天声屏报》、《麻城报》及《初中生天地》、《黄冈周刊》、《创业麻城》等省、市级报刊杂志上发表。也有部分作品散见于荆楚网、黄冈教育网、黄冈新视窗、麻城信息港、麻城教育信息网等网站。系学校、麻城市骨干教师,2007年麻城市首届初中班主任培训优秀学员,2010年麻城市委党校第三期后备干部培训班学员。 通联:湖北省麻城市思源实验学校 陈昌学邮编:438300Tel: 13597602939E-mail:13597602939@163.comQQ: 327197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