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投稿,上万维,轻松学术交流

严正声明

本站非期刊官网,非中介代理,
不向作者收取任何费用!
举报微信:13140028228 冯老师

态度公正、信息求实、投稿自助、使用免费
外语教师发展研究(集刊)
集刊 - 半年刊
  • 外语教师发展研究(集刊)
  • 复合影响因子:0
  投稿方式:Email投稿
  • 栏目频次
  • 一作占比
  • 单位占比
  • 热词
暂无栏目信息.
暂无一作信息.
暂无单位信息.
暂无关键词信息.
  • 更多

    期刊简介

  • 《外语教师发展研究》(半年刊)由中国高校外语教师发展研究院主办,聚焦国内外外语教师教育与教师发展研究前沿。为各级各类外语教师专业发展和职业成长提供交流教学经验、发表科研成果、分享育人心得、展现自我成长的互益平台,引领外语教师教学创新,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深化教师交流合作,助力教师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

  • 基本信息

  • 期刊名称:外语教师发展研究(集刊)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中国高校外语教师发展研究院
  • 国内刊号:【集刊】
  • 国际刊号:
  • 出刊日期:
    期刊定价:
  • 邮发代码:
  • 所在省区:上海
    邮政编码:
  • 联系地址:

  • 投稿信息

  • 学科分类:教科综合
    版面费用:待核实
  • 字数要求:5000-10000
    查重要求:-
  • 复合因子:0
    综合因子:0
  • 审  稿 费:待核实
    稿费:待核实
  • 本刊可发:
  • 特殊属性:

  • 联系方式

  • 投稿网址:
  • 官网网址:
  • 电话传真:021-55396179(公众号信息)
  • 电子邮箱:wyjsfzyj@sflep.com(公众号信息)
  • 微信公众号:外语教师发展研究

审稿时间:暂无参考数据,审稿时间不确定!

投稿难度:网友分享,仅供参考

见刊周期:-

温馨提示以上只是参考信息,实际情况会根据投稿主题、稿件质量和数量、审稿流程有所差异。想获得更准确信息请联系期刊的编辑部进行咨询。

欢迎点评!让信息更透明,使投稿更轻松!
    • 审稿时间:
      是否录用:
    • 见刊周期:
      查重要求:
    • 有无课题:
      有无回复:
    • 我的学历:
      我的职称:
    • 审稿费用:
      版面费用:
    • 稿       费:
      稿件字数:
    • 投稿难度:
    • 该刊可发:
    • 投稿主题:
匿名: 验证码: 点击切换验证码
    • 1、该刊为集刊无CN刊号。

      2、投稿方式:邮箱投稿。

      3、联系电话:021-55396179(公众号信息)

      4、投稿邮箱:wyjsfzyj@sflep.com(公众号信息)

      5、出刊日期:半年刊,一年出版两辑。

      6、官方微信公众号:外语教师发展研究

      2025年9月29日星期一

      《外语教师发展研究》集刊征稿启事

      【官方微信公众号信息】

      外语教师发展研究2025年08月12日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要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到2035年,实现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教育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面对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外语教师发展既存在挑战也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外语教师作为语言和文化的传播者,作为连接不同民族思想文化的桥梁和纽带,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力量,是民心相通的重要通道,在中国对外国际传播中承担着重要使命。

      2023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与上海外国语大学共同设立建设中国高校外语教师发展研究院,致力于打造高水平、专业化、国际化教师发展研究与学术交流平台,助力外语教师在实现自我发展的同时,在教育高质量发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跨文化国际传播中发挥关键和核心作用。

      《外语教师发展研究》(Foreign Language Teacher Development Studies)由中国高校外语教师发展研究院主办,每年两辑,聚焦国内外外语教师教育与教师发展研究前沿,为各级各类外语教师专业发展和职业成长提供交流教学经验、发表科研成果、分享育人心得、展现自我成长的互益平台,引领外语教师教学创新,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深化教师交流合作,助力教师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

      我们真诚地欢迎广大外语教师和研究者积极投稿,分享您的研究成果和教学经验,共同促进中国外语教育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投稿范围

      欢迎涉及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各个方面的研究论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主题:

      1. 教师教育理论

      2. 教师职业发展

      3. 教师素养与能力提升

      4. 教师培训与继续教育

      5. 会议述评

      6. 国际教师教育

      7. 名家访谈 / 论坛

      8. 书评

      9. 外语动态

      投稿要求

      1. 投稿文章应为原创研究成果,未在其他刊物、平台上投稿或发表。

      2. 文章需使用标准学术语言撰写,论文一般在5,000–10,000字之间,书评一般在3,000–5,000字之间。

      3. 论文请按中文标题、中文提要、中文关键词、外文标题、外文提要、外文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顺序撰写,用Word软件处理。

      4. 稿件作品以Word格式作为附件,发送至编辑部邮箱:wyjsfzyj@sflep.com,并将邮件题目注为“投稿+题目+作者姓名”。请在邮件正文中提供您的联系方式、个人简介以及论文摘要。纸质投稿请另页写明作者姓名(发表时可用笔名)、工作单位、职称(或职务)和详细通讯地址,包括邮编、电话号码、Email地址等。

      5. 文章格式应符合《外语教师发展研究》的投稿要求,请扫码下载本刊稿件格式要求。

      来稿处理

      1. 稿件文责自负。编辑可对拟用稿件作必要的修改或删节,不同意者请在来稿中事先声明。

      2. 投稿4个月未获本刊录用通知,作者可另行处理。来稿恕不退还,请自留底稿。

      3. 每一期截刊时间为当年7月30日。截止日期之后发来的稿件一般顺延至下一期。

      4. 稿件一经发表,即赠当期《外语教师发展研究》两本。

      5. 本刊后续拟入编中国知网及其系列数据库,其收录论文作者著作权使用费连同本刊稿酬一次给付。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上述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另行处理。

      联系方式

      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信息,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编辑部邮箱:wyjsfzyj@sflep.com

      联系电话:021-55396179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大连西路558号《外语教师发展研究》编辑部

      邮编:200083

      《外语教师发展研究》稿件格式要求

      【官方微信公众号信息】

      外语教师发展研究2025年08月12日

      1. 稿件构成

      1) 中英文标题

      2) 中英文提要、中英文关键词

      3) 正文

      4) 参考文献

      5) 附录等(如果需要)

      6) 作者姓名、单位(具体到院系)、通讯地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

      2. 正文格式

      1) 小标题一般单独占一行;段首小标题,前空两格,后空一格。

      2) 层次编码依次使用一、二、三…,1、2、3…,1)、2)、3)…。也可使用1.1、1.2、1.3…的格式。

      3. 提要和关键词

      论文须附150字左右的中、英文提要;另请择出能反映全文主要内容的关键词2—4个。

      4. 基金项目

      论文如是相关基金项目研究成果,请以脚注形式在首页注明,包括具体项目名称、编号等。与论文无关项目不宜标注。

      5. 注释

      注解性内容分附注、脚注和夹注3种。

      1) 附注:一般注释采用附注的形式,即在正文需注释处的右上方按顺序加注数码①、②、③……,在正文之后写明“附注”或“注释”字样,然后一次写出数码①、②、③……和注文,回行时与上一行注文对齐。

      2) 脚注:对标题的注释或对全篇文章的说明以脚注的形式处理,注号用*而不用阿拉伯数字,列在当页正文下,正文和脚注之间加一横线。

      3) 夹注:对论文和书评中的引文和所依据的文献无需特别说明者,以夹注的形式随文在括弧内注明作者姓名(英文只注姓)、出版年份和引文页码,例如:

             (桂诗春 1998: 96)

             (Mackey 1965: 50)

             (Richard & Rogers 1982: 153)

      6. 例句

      例句较多时,宜按顺序用(1)(2)(3)……将所有例句编号。每例另起,空两格,回行时与上一行例句文字对齐。外文例句一般应随后在括弧内给出中译文。

      7. 译名

      外文专有名词和术语一般应译成中文。不常用的专有名词和术语译成中文后,宜在译名首次出现时随文在括弧内注明原文。英文人名可直接在文中使用,不必译成中文。

      8. 参考文献

      所列参考书目应在文中有相应引用,未引用的参考书目勿列入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列于文后,先按英文、中文和其他文种的次序归类编排;然后,每一文种中的书目再按著者姓氏的字母或汉语拼音顺序排列。文献序号用[1][2][3]……表示。序号之后是作者姓、名、文献题名及文献类型标识(专著为M,学位论文为D,期刊文章为J,报纸文章为N,论文集为C,文集中的析出文献为A)。外文书刊名用斜体。专著、学位论文、论文集注明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止页码;期刊文章注明刊名、年、期、起止页码。例如:

      [1] Goodman K S. Reading is a psychological guessing game [J]. Journal of the Reading Specialist, 1976, (4): 126-135.

      [2] Leech G.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M]. London: Longman, 1983.

      [3] Messick S. Validity [A]. In Linn R L (ed.). Educational Measurement [C]. New York: Macmillan, 1989.13-103.

      [4] 何兆熊. 语用学概要[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9.

      [5] 胡壮麟. 认知与语篇产生[J]. 国外语言学,1993,(2):1-6.

      [6] 戚雨村. 语言·文化·对比[A]. 李瑞华.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C].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559-572.


    验证码: 点击切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