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投稿,上万维,轻松学术交流

严正声明

本站非期刊官网,非中介代理,
不向作者收取任何费用!
举报微信:13140028228 冯老师

态度公正、信息求实、投稿自助、使用免费
侨批文化研究(集刊)(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集刊 - 半年刊
  • 侨批文化研究(集刊)(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 复合影响因子:0
  • 公号发布
  •  
  投稿方式:Email投稿
  • 栏目频次
  • 一作占比
  • 单位占比
  • 热词
暂无栏目信息.
暂无一作信息.
暂无单位信息.
暂无关键词信息.
  • 更多

    期刊简介

  • 《侨批文化研究》(半年刊)创刊于2025年5月,是由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广东侨批文化研究基地主办的学术集刊。该刊以“赓续侨乡文脉,守护世界记忆”为宗旨,聚焦侨批文化研究的多维面向。主要栏目:侨批历史、侨批文献、华侨精神、侨批保护等。

  • 基本信息

  • 期刊名称:侨批文化研究(集刊)(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 主管单位: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主办单位: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广东侨批文化研究基地
  • 国内刊号:【集刊】
  • 国际刊号:
  • 出刊日期:
    期刊定价:
  • 邮发代码:
  • 所在省区:广东
    邮政编码:
  • 联系地址:

  • 投稿信息

  • 学科分类:文化
    版面费用:不收版面费
  • 字数要求:20000以内
    查重要求:-
  • 复合因子:0
    综合因子:0
  • 审  稿 费:
    稿费:待核实
  • 本刊可发:
  • 特殊属性:

  • 联系方式

  • 投稿网址:
  • 官网网址:
  • 电话传真:15913163311(主管单位微信公众号信息)
  • 电子邮箱:haibsf@163.com(主管单位微信公众号信息)
  • 微信公众号:广东社科

审稿时间:暂无参考数据,审稿时间不确定!

投稿难度:网友分享,仅供参考

见刊周期:-

温馨提示以上只是参考信息,实际情况会根据投稿主题、稿件质量和数量、审稿流程有所差异。想获得更准确信息请联系期刊的编辑部进行咨询。

欢迎点评!让信息更透明,使投稿更轻松!
    • 审稿时间:
      是否录用:
    • 见刊周期:
      查重要求:
    • 有无课题:
      有无回复:
    • 我的学历:
      我的职称:
    • 审稿费用:
      版面费用:
    • 稿       费:
      稿件字数:
    • 投稿难度:
    • 该刊可发:
    • 投稿主题:
匿名: 验证码: 点击切换验证码
    • 1、该刊为集刊无CN刊号。

      2、投稿方式:邮箱投稿。

      3、联系电话:15913163311

      (主管单位微信公众号信息)

      4、投稿邮箱:haibsf@163.com

      (主管单位微信公众号信息)

      5、出刊日期:半年刊,一年出版两辑。

      6、主管单位微信公众号:广东社科

      7、主管单位微信公众号信息: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2025年10月9日星期四

      《侨批文化研究》集刊征稿启事

      【主管单位微信公众号信息】

      广东社科2025年05月13日

      《侨批文化研究》是由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广东侨批文化研究基地主办的学术集刊(半年刊),于2025年5月正式创刊。该刊以“赓续侨乡文脉,守护世界记忆”为宗旨,聚焦侨批文化研究的多维面向,现设立四大核心栏目,面向学界诚邀优质稿件。

      一、栏目设置

      本集刊精心设置了多元化的学术栏目,具体包括侨批历史、侨批文献、华侨精神、侨批保护等。

      1.侨批历史。本栏目聚焦侨批的历史脉络与社会功能,探究侨批业与近代跨国移民网络、金融邮政体系的互动关系。研究主题可包括侨批业经营模式的历史演变、侨批与侨乡经济社会变迁、侨批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作用、侨批跨国流动中的官民互动与商业博弈等,鼓励结合地方档案、口述史与全球史视野展开深度探讨。

      2.侨批文献。以侨批原始文献的整理、考释与价值挖掘为核心,关注侨批文书中的语言文字特征、家族记忆书写与社会文化图景。征稿方向涵盖侨批档案的断代与辨伪、批信内容的社会学解读、方言书写与跨文化表达、侨批文书与传统家书比较研究等,提倡运用文献学、语言学与数字人文技术,推动侨批文献的系统化研究与数据库建设。

      3.华侨精神。从侨批文本与侨胞实践中提炼华侨群体的精神特质,重点挖掘侨批中蕴含的家国情怀、诚信观念、文化认同与伦理价值。研究可涉及侨批家风传承模式、侨胞慈善行为与地方公益事业、侨批书写中的文化坚守与身份重构、华侨精神在新时代“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现实意义等,倡导跨学科视角下的华侨精神谱系建构。

      4.侨批保护。聚焦侨批文化遗产的存续与活化,探索侨批保护的技术路径与传播策略。选题包括侨批档案修复技术、数字化保护标准、虚拟展览与沉浸式叙事、侨批文化IP开发、国际记忆遗产申报经验比较等,同时关注侨批博物馆建设、社区参与式保护等实践案例,推动学术研究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机融合。

      二、审稿及录用

      1.投稿要求:请作者切勿一稿多投。自投稿之日起两个月内,若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稿件。本刊不收取任何形式的版面费、审稿费等费用。来稿一经刊出,即赠送样刊,并酌付稿酬。

      2.审稿制度:本刊实行严格且规范的匿名审稿制度,所有来稿均需经过至少两位相关领域专家的独立评审。评审过程中,专家将从学术创新性、理论深度、研究方法的科学性、资料的准确性与完整性等多个维度对稿件进行综合评估。

      3.有关说明:本刊有权对录用稿件进行适当的编辑和删改,以确保文章符合本刊的学术规范和编辑要求。如需保留修改权,务请在来稿中说明。

      三、投稿方式

      1.稿件格式:来稿需采用电子文本(Word)格式。全文篇幅(含图、表、脚注、参考文献及中英文摘要等)一般控制在2万字以内。论文需同时提供题目,3-5个关键词以及300-500字的论文摘要的中英文版本,且翻译需准确、规范,符合学术表达习惯。

      2.投稿邮箱:本集刊仅接受电子邮件投稿,投稿邮箱为:haibsf@163.com。请作者在投稿邮件主题中明确注明“《侨批文化研究》集刊投稿”,并在邮件正文中简要介绍稿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3.联系方式: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大道西601号暨南大学第二文科楼602室;联系电话:15913163311

      四、注意事项

      1.学术规范:来稿应严格遵循学术规范,具体规范请参照《历史研究》的相关标准。

      2.基金项目:若论文属于基金资助项目成果,请在文中明确注明项目来源、项目名称及项目编号,以便本刊进行相关标注和统计。

      3.作者简介:请在文稿末尾另附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别、工作单位、学位、职称、研究方向,以及详细的通信地址、邮政编码、电子信箱或其他有效联系方式,以便本刊与作者保持密切沟通。

      4.原创声明:论文必须为原创作品,严禁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作者应确保所投稿件不存在任何学术不端行为,一经发现,本刊将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

      五、版权声明

      本刊拥有所发表论文的版权,作者投稿即视为授权本刊使用其论文。本刊有权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论文摘要和全文,并严格保留作者的署名权。若不同意者,请在投稿时明确告知。

      期待学界同仁共襄侨批文化研究盛举,赓续海丝记忆,守护世界记忆遗产。

      《侨批文化研究》编辑部

      2025年5月12日


    验证码: 点击切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