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投稿,上万维,轻松学术交流

严正声明

本站非期刊官网,非中介代理,
不向作者收取任何费用!
举报微信:13140028228 冯老师

态度公正、信息求实、投稿自助、使用免费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原:生物工程进展)
CN中文 - 月刊
  •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原:生物工程进展)
  • 复合影响因子:1.555
  • 北核CSCD科核武A
  • 知网,万方目次,维普目次
  • /有基金 100.0%
  投稿方式:官网投稿
  • 栏目频次
  • 一作占比
  • 单位占比
  • 热词

高频栏目

100%期平均发文量5篇
83.3%期平均发文量5篇

中频栏目

50.0%期平均发文量1篇
33.3%期平均发文量1篇
33.3%期平均发文量1篇

低频栏目

16.7%期平均发文量9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2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1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1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5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1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1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1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1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1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1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1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1篇
100.0%
37.7%
21.3%
14.8%
13.1%
4.9%
3.3%
1.6%
1.6%
1.6%
   
3次 走势图
3次 走势图
3次 走势图
2次 走势图
2次 走势图
2次 走势图
2次 走势图
2次 走势图
2次 走势图
2次 走势图
2次 走势图
2次 走势图
2次 走势图
2次 走势图
2次 走势图
2次 走势图
2次 走势图
2次 走势图
2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 更多

    期刊简介

  •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月刊)创刊于1976年,由国家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办,是报道我国生物技术研究开发的重要成果和国内外生物工程研究与产业化进展的全国性大型专业核心学术刊物。主要栏目:研究报告、技术与方法、综述、技术情报、产业发展等。

  • 基本信息

  • 期刊名称:中国生物工程杂志(原:生物工程进展)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中国生物工程学会
  • 国内刊号:CN 11-4816/Q
  • 国际刊号:ISSN 1671-8135
  • 出刊日期:
    期刊定价:
  • 邮发代码:
  • 所在省区:北京
    邮政编码:
  • 联系地址:

  • 投稿信息

  • 学科分类:生物科学
    版面费用:
  • 字数要求:14000-36000
    查重要求:-
  • 复合因子:1.555
    综合因子:1.056
  • 审  稿 费:
    稿费:待核实
  • 本刊可发:
  • 特殊属性: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 联系方式

  • 投稿网址:https://manu60.magtech.com.cn/biotech/
  • 官网网址:http://www.biotech.ac.cn/
  • 电话传真:010-82624544(202407期)
  • 电子邮箱:biotech@mail.las.ac.cn(202407期)
  • 微信公众号:

审稿时间:暂无参考数据,审稿时间不确定!

投稿难度:网友分享,仅供参考

见刊周期:-

温馨提示以上只是参考信息,实际情况会根据投稿主题、稿件质量和数量、审稿流程有所差异。想获得更准确信息请联系期刊的编辑部进行咨询。

欢迎点评!让信息更透明,使投稿更轻松!
    • 审稿时间:
      是否录用:
    • 见刊周期:
      查重要求:
    • 有无课题:
      有无回复:
    • 我的学历:
      我的职称:
    • 审稿费用:
      版面费用:
    • 稿       费:
      稿件字数:
    • 投稿难度:
    • 该刊可发:
    • 投稿主题:
匿名: 验证码: 点击切换验证码
    •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刊内网址(202407期):

      http://www.biotech.ac.cn/自动跳转至:

      https://manu60.magtech.com.cn/biotech/

      3、刊内电话:010-82624544

      4、刊内邮箱:biotech@mail.las.ac.cn

      5、出刊日期:月刊,每月25日出版。

      2024年8月29日星期四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投稿指南

      【官网信息】

      投稿方式

      网上投稿 http://www.biotech.ac.cn

      来稿基本要求

      1. 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真实可靠,文字精练,条理清晰,主要数据及图表未曾正式发表(已发表的非主要数据及图表,必须引用有关参考文献)。

      2. 来稿应无政治错误,亦不涉及国家机密或任何不宜公开发表的敏感问题。涉密单位的投稿,应提供保密内容审查表。

      3. 投稿时请注明稿件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及其详细地址、电话、电子邮件等联系方式。稿件的通讯作者应是参与论文研究和写作,并能够对稿件负全部责任的作者。收到投稿后有关稿件的一切事宜将与稿件的通讯作者联系。

      研究报告类稿件要求

      报道具有重要学术价值、数据完善的原创性科研成果。选题应具有科学性和创新性、实验设计合理、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条理清晰、文字精炼。

      技术与方法类稿件要求

      报道在生物工程领域进行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过程中,对使用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进行的重要创新和优化。

      综述类稿件要求

      全面概述、深入分析和评价生物工程领域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要求观点明确、新颖,分析深入,切忌堆砌文献,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内容提出见解和展望。字数在6000-10000之间。

      测序类稿件要求

      凡涉及DNA、RNA或蛋白质序列测定的论文,投稿前请先通过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NMDC(http://nmdc.cn/, 数据提交后三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并发放编号,且为每条数据提供DOI) 或国际基因库EMBL(欧洲)、GenBank(美国)、DDBJ(日本),申请得到接受号(Accession No.)后再进行投稿。

      稿件受理

      稿件收到后系统将自动回复作者,并提供稿件编号以便日后作者查询。

      稿件初审时间为5个工作日左右,如未通过,则做退稿处理并邮件通知作者;如初审通过,则送同行专家评审(30天左右)。

      稿件经同行评审后,编辑部将及时把修改意见反馈给作者,作者应在收到修稿通知后1个月内将稿件修改上传,并且依据审稿意见对修改之处逐条加以说明。

      修回稿件录用与否参照专家评审意见进行取舍,并由编委会最后审定是否录用。

      稿件录用与否,均会尽快邮件通知作者。

      关于退稿重投的稿件,应附有修改说明,详细说明相比前稿的修改之处。

      同一题目论文退稿两次以上者,原则上不接受再次投稿。

      投稿之日起3个月内未收到本刊录用通知,作者有权自行改投他刊,但改投前请来函向编辑部声明。

      除重大选题稿件外,审稿流程无法加急处理。修回并终审通过的稿件可申请网络首发(即签署优先数字出版协议),经审查后可提前进行网络首发出版。

      稿件免收审稿费,被录用稿件在发表前需交纳版面费(300元/版);文中有彩色图片需制作彩色图版者,按成本另收彩色图版制作工本费800元/版(彩版多于2个版面者,按2个彩版收费,即1600元封顶)。

      稿件发表后,本刊即向作者支付稿酬(含相关检索系统与合作网站收录的报酬),并向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寄赠当期刊物和电子单选本。

      关于著作权

      敬请作者允诺:稿件中没有侵犯他人著作权或其他权利的内容;稿件(论文、图表、照片等)自发表之日起,其专有出版权和网络传播权即授予本刊,并许可本刊在本刊网站或本刊受权的网站上传播。

      刊载顺序

      一般以收稿、修改和录用时间的先后确定刊载顺序。具有重大原创性、开拓性、前沿性研究成果,优先刊出。

      正文内容 (字体为宋体,正文字号为5号,各级标题字号与正文有区别即可)

      1. 中英文题目、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脚注

      (1)中英文题目:题名应中英文对照(一般不用副标题)。题名应简洁准确地反映稿件主题,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字,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一般不超过10个实词。题名中使用缩略词、符号、代号时要规范,非常见的外文科技名词应写全称。

      (2)作者及作者单位:稿件的署名人及其工作单位应是对文章全部或部分内容做出主要贡献、能对内容负责的人和单位,并应征得各人及其所在单位的同意。通讯作者应以“*”标明,并加脚注。中国人姓名在译为英文时,应按汉语拼音规则规范拼写:姓前名后分写,姓全拼大写,双、单名首字母大写,双名在两个汉字的拼音字母之间加连字符“-”. 例如:“王晓明”应写作“WANG Xiao-ming”。单位应写明标准全称、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单位的英文著录项中还应写明国家。

      (3)中文摘要:应能够体现文章的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个主要部分内容,尤其要突出文中创新性的成果。摘要应对论文的主要内容进行客观、扼要的叙述,以报道性文摘形式为宜,以第三人称叙述,不要使用“本文”、“我们”等字样。一般不分段,不用图、表、公式、化学式,以及非标准的术语、缩写词和符号等,不引用参考文献。长度一般为300~500字。

      (4)英文摘要:应使用现在时态叙述,不要用“we”,“This study”,尽量使用被动语态,能反映论文的实质成果,英文摘要不少于500实词,建议不必与中文完全对应,可比中文摘要内容更为详尽。

      (5)关键词:3~5个实词,尽可能选用规范词,应能反映文章特定内容,要求具体而准确,不应使用“综述”、“进展”等无实质性检索意义的词汇做关键词。关键词应中英文对应,分别列在中英文摘要之后。

      (6)脚注:中文脚注列在正文第一页左下方,以横线与正文分开。脚注的内容应包括:1)收稿日期与修回日期;2)经费(基金)资助来源;3)通讯作者的电子信箱。英文脚注列在英文著录页的左下方,内容同中文脚注。

      2. 基金资助

      (1)支持本研究工作的国家级、省部级以上基金等资助项目及其编号,应以脚注形式标注于首页;

      (2)市级(直辖市按省部级标注);

      (3)校级基金可以以致谢形式置于文后。

      3. 通讯作者

      通讯作者email以脚注形式标注于首页

      格式:通讯作者,电子信箱:***@***

      4. 正文

      (1)正文:包括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结论。一般不超过10000字。描述应论点明确,重点突出、数据可靠,论证合理,层次分明,文字精炼、引证及数据准确、图表清晰。文章描述应以文章重要性的简短引言开始。测试数据要注明测试者、测试方法、实验仪器设备、实验条件、精度及误差范围等。

      (2)引言:简要回顾本文所涉及科学问题的背景、国内外研究历史和现状等,尤其是近二三年内的研究成果。重点在于回答“为什么研究”这个问题,主要介绍论文背景、研究历史与现状等。言简意赅,不重复摘要与文中内容。

      (3)专业术语、符号、简略或首字母缩略词:首次出现时应有定义,切勿重复定义。使用国际标准的缩略词、符号和计量单位系统时,全文要一致。缩略词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写出全称和中文含义,在紧随其后的圆括号中列出其缩写,以后均用缩写。标点符号使用要准确。

      (4)拉丁名:除常用名(如水稻、拟南芥等)在题目中出现可以省略拉丁名外,其他物种名首次出现于正文中,均应在圆括号中正确书写拉丁学名(应包括属名、种加词和定名人)。如无英文名或英文名不常用,则只写拉丁学名(包括属名、种加词和定名人)。随后再出现时,属名缩写,且不需定名人。

      核酸及蛋白质序列:如果是本研究首次得到的核酸及蛋白质序列,要将序列提交给DDBJ、EMBL或GenBank之一,在文中给出它们的登陆号。基因符号用斜体,蛋白质符号用正体。

      (5)图表:

      图、表、照片分别插入文中各自对应的内容处(先文字后图表,按其出现的先后次序顺序编号),正文中引用图、表务必标出图号、表号。图、表下方附中、英文图题、表题和图注、表注。

      一幅图如有两幅以上分图,分图由ABC…表示,标识于各分图左上角位置,各分图内容在图注中具体描述;图题应简练,不要把图题和图注内容混淆。

      表格采用三线表格式,表上方是中、英文表题,表题要简明,表中内容如需说明,应在表中要说明处的右上角标出小号阿拉伯数字1),2),3)…与此对应,表下方的表注也按1),2),3)……说明。

      插图、照片要精选,切忌与表和文字叙述重复。若引用他人的图片或表格,请务必取得原稿件版权所有者的授权,并将授权书寄至我刊。

      图片(包括图中文字)应达到一定清晰度(不低于300像素/英寸),图中尽量用6号字。图片不清楚者,建议重新制图。

      如被选用为杂志网站主页图片,应向编辑部单独提交清晰的实验图片,图片要求如下:(a)清晰、美观,图片中或图片周围不带有说明性文字;(b)格式为JPG或PNG;(c)模式为RGB;(d)长宽比例约为636×262;(e)宽度不大于800px

      (6)公式:公式的输入应使用公式编辑器(word自带程序),不能直接将分辨率不够的模糊图片粘贴至正文之中。

      (7)数字和单位:根据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中对多位整数与小数的规定:从小数点起,向左和向右每三位数字一组,组间空四分之一个汉字(二分之一个阿拉伯数字)的位置。根据GB 3100-1993《国际单位制及其要求》规定:单位符号应写在全部数值之后,并与数值间留适当的空隙,即数值与单位符号间应留适当空隙。例如:150 km、5 000 t/a。

      5. 参考文献

      为规范参考文献的使用要求,本刊严格执行国家标准《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参考文献的标注反映出文章的科学依据和著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并提供文中引用有关资料的出处。作者应在自己的文章中对国内同行已发表的相关论文,特别是近两年的研究成果给予充分反映。文中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均应认真阅读过,对文献的作者、题目、发表的刊物、年份、卷期号和起止页码等均应核实无误,所有中文文献均需附上英译文;作者应对所引文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负责。

      (1)参考文献按照正文中引用的顺序编号。

      (2)正文中提及人名应列出第一作者姓,引用文献编号一般要放在第一作者后面,以上角形式标出。多位作者时第一作者后要加"等",文献编号要放在"等"字的后面。如,Collier等[3-4]已报道了DT的几种突变体……

      (3)文中引用时不列出作者时,参考文献编号可以在句后标出,如:VHb在细胞内的作用机制,目前仍处于假说状态,主要有扩散促进假说、氧化还原效应物假说和末端电子受体假说等[2]。

      (4)正文后参考文献中的作者最多列出3名,其余加等(中文文献)加et al.(英文文献)。作者之间用","分开,外文文献作者采用姓前名后方式,名只取首字母,姓和名之后均不出现缩写符号英文圆点。

      (5)所有中文参考文献应给出英文对译。

      (6)引用参考文献格式如下:

      期刊:作者(前三位). 篇名. 刊名, 出版年, 卷号(期号): 起止页码.

      示例:

      刘丽, 张永军, 许长征, 等. 一种改良的CTAB法提取产多糖真菌DNA.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4, 34(5): 75-79.

      Liu

      L, Zhang Y J, Xu C Z, et al. A modified CTAB method for isolating

      genome DNA from fungus with abundant polysaccharose. China

      Biotechnology, 2014, 34(5): 75-79.

      专著:著者. 书名. 版本(第1版可省略).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起止页(所在页).

      示例:

      裴雪涛. 干细胞生物学. 第二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3:213-218.

      Pei X T. Stem cell biology. 2nd ed.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3:213-218.

      学位论文:作者姓名. 论文题目. 学位授予单位所在地: 学位授予单位, 发表年.

      示例:

      魏玉香. 内含长片段RNA的耐RNase病毒样颗粒的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表达研究.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8.

      Wei

      Y X. Ribonuclease-resistant virus-like particles containing long

      chimeric RNA sequence produced by two prokaryotic e_x_p_r+e_s_s_i_o_n

      system. Beijing: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2008.

      电子文献:主要责任者. 电子文献题名. [作者访问日期]. 获取和访问路径.

      示例:Peter Suber. Open access overview. [2007-06-19]. http://www.earlham.edu/-peters/fos/overview.htm.

      专利: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 专利名:专利国别(地区), 专利号. 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引用日期]. 获取和访问途经.

      示例:

      万向元,吴锁伟,周岩,等. 植物花粉发育调控基因Ms1及其编码蛋白: 中国, ZL201410381072.5.2017-06-16[2017-08-19].

      http://cpquery.sipo.gov.cn/txnPantentInfoList.do?inner-flag:open-type=window&inner-flag:flowno=1515028304864

      Wan

      X Y, Wu S W, Zhou Y, et al.The DNA sequence and the coded protein of

      Ms1 gene which controls the male fertility of plants. Chinese,

      ZL201410381072.5.

      2017-06-16[2017-08-19].http://cpquery.sipo.gov.cn/txnPantentInfoList.do?inner-flag:open-type=window&inner-flag:flowno=1515028304864

      会议论文集:著者, 题名//文集责任者, 文集名.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析出文献的页码.

      专著中析出的文献: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篇名//源文献的责任者. 原文献题名. 版本.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起止页码.

      科技报告:作者. 文章题名. 报告题名.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起止页码.

      数据论文:作者. 题目. 期刊, 年代, 卷, 页码. DOI号/文章编号.

      发布日期:2023-06-05

    验证码: 点击切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