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投稿,上万维,轻松学术交流

严正声明

本站非期刊官网,非中介代理,
不向作者收取任何费用!
举报微信:13140028228 冯老师

态度公正、信息求实、投稿自助、使用免费
潮学研究(集刊)(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集刊 - 半年刊
  • 潮学研究(集刊)(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 复合影响因子:0
  • AMI入库
  • 知网,万方
  • /有基金 8.3%,/正高/无基金 13.9%
  投稿方式:官网投稿
  • 栏目频次
  • 一作占比
  • 单位占比
  • 热词

高频栏目

100%期平均发文量1篇
100%期平均发文量2篇
100%期平均发文量3篇
100%期平均发文量2篇
100%期平均发文量2篇

中频栏目

40.0%期平均发文量1篇

低频栏目

20.0%期平均发文量1篇
20.0%期平均发文量5篇
20.0%期平均发文量1篇
20.0%期平均发文量2篇
20.0%期平均发文量6篇
20.0%期平均发文量3篇
20.0%期平均发文量3篇
20.0%期平均发文量3篇
8.3%
13.9%
2.8%
2.8%
2.8%
5.6%
2.8%
2.8%
2.8%
2.8%
2.8%
2.8%
2.8%
5.6%
8.3%
2.8%
5.6%
8.3%
8.3%
2.8%
2.8%
48.6%
16.2%
5.4%
5.4%
5.4%
5.4%
2.7%
2.7%
2.7%
2.7%
2.7%
   
4次 走势图
2次 走势图
2次 走势图
2次 走势图
2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 更多

    期刊简介

  • 《潮学研究》(半年刊)是由国际潮学研究会和韩山师范学院潮学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学术期刊。主要研究领域为潮汕历史文化、海外华人社会等。旨在加强国内外同仁间的学术交流,促进潮学研究的不断发展。主要栏目:专论、区域历史、华侨华人、潮汕方言、文化遗产、乡邦文献、书评等。

  • 基本信息

  • 期刊名称:潮学研究(集刊)(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国际潮学研究会;韩山师范学院潮学研究院
  • 国内刊号:【集刊】
  • 国际刊号:
  • 出刊日期:
    期刊定价:
  • 邮发代码:
  • 所在省区:广东
    邮政编码:
  • 联系地址:

  • 投稿信息

  • 学科分类:文化
    版面费用:不收版面费
  • 字数要求:4000-130000
    查重要求:-
  • 复合因子:0
    综合因子:0
  • 审  稿 费:
    稿费:待核实
  • 本刊可发:
  • 特殊属性:

  • 联系方式

  • 投稿网址:https://cxyj.cbpt.cnki.net/
  • 官网网址:https://cxyj.cbpt.cnki.net/
  • 电话传真:0768-2522597(官网)
  • 电子邮箱:chaoxue1995@163.com(官网邮箱)
  • 微信公众号:潮学研习社(iCHAOXUE)

审稿时间:暂无参考数据,审稿时间不确定!

投稿难度:网友分享,仅供参考

见刊周期:-

温馨提示以上只是参考信息,实际情况会根据投稿主题、稿件质量和数量、审稿流程有所差异。想获得更准确信息请联系期刊的编辑部进行咨询。

欢迎点评!让信息更透明,使投稿更轻松!
    • 审稿时间:
      是否录用:
    • 见刊周期:
      查重要求:
    • 有无课题:
      有无回复:
    • 我的学历:
      我的职称:
    • 审稿费用:
      版面费用:
    • 稿       费:
      稿件字数:
    • 投稿难度:
    • 该刊可发:
    • 投稿主题:
匿名: 验证码: 点击切换验证码
    • 1、该刊为集刊无CN刊号。

      2、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3、刊内网址(202501期):

      https://cxyj.cbpt.cnki.net/

      4、官网电话:0768-2522597

      5、官网邮箱:chaoxue1995@163.com

      6、出刊时间:半年刊,一年出版两辑。

      7、微信公号:潮学研习社(iCHAOXUE)

      8、微信公号信息: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2025年5月29日星期四

      《潮学研究》集刊征稿启事

      【官方微信公众号信息】

      潮学研习社2025年05月24日

      《潮学研究》自1993年创刊,由国学泰斗饶宗颐教授创办并担任首任主编。自2025年5月起,本学术集刊由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国际潮学研究会和韩山师范学院联合主办(半年刊)。

      创刊至今,《潮学研究》已发表饶宗颐、杜经国、丁伟志、陈高华、姜伯勤等200多篇海内外知名学者及青年才俊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收获广泛影响力与良好声誉。目前,刊物已被中国知网收录,并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AMI 综合评价入库集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CNI名录集刊。

      为进一步推动学术发展,《潮学研究》自第31期起全面提质升级。在延续潮汕历史文化研究核心特色的基础上,将征稿领域拓展至区域国别学、岭南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等方向,并全新规划专栏。现面向海内外学界公开征集优质稿件,共同探索学术新领域,助力学术繁荣发展!

      一、栏目设置

      1.专题论文:聚焦学界前沿热点,鼓励以扎实的论据、创新的视角,对重要学术议题进行深度剖析,引领学术研究新方向。

      2.潮汕历史文化:围绕潮汕地区的历史变迁、方言特色、社会发展、文化遗产等主题展开研究。欢迎搜集整理乡邦文献,运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方法,深入探究潮汕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与内在规律,助力潮汕地区传承历史文脉、实现当代发展。

      3.岭南文化:深入探讨岭南文化的传承性、独特性与现代性,挖掘其历史渊源、当代价值及跨文化意义。特别关注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岭南文化认同的构建与面临的挑战。

      4.中华传统文化:紧扣“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主题,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起源、发展演变、核心要素,以及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等内容,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5.海外华侨华人与区域国别研究:立足国家战略需求与华商实际需要,聚焦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一带一路”倡议、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等主题。研究海外华侨华人的奋斗历程、文化传承与当地社会融合实践,以及海外相关区域、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促进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

      6.其他:涵盖学术述评、书籍评论、新著推介等内容,展现多元学术动态。

      二、审稿及录用

      1.投稿要求:请作者遵守学术规范,切勿一稿多投。自投稿之日起两个月内,若未收到录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稿件。本刊不收取任何版面费、审稿费等费用,稿件一经录用刊发,将赠送样刊,并提供具有竞争力的稿酬。

      2.审稿制度:本刊实行严格规范的匿名审稿机制,所有来稿均需经过至少两位相关领域专家独立评审。评审过程中,专家将从学术创新性、理论深度、研究方法科学性、资料准确性与完整性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估。

      3.有关说明:本刊有权对录用稿件进行适当编辑和修改,以符合学术规范与编辑要求。若作者希望保留修改权,请在来稿中明确说明。

      三、投稿方式

      1.稿件格式:来稿需采用电子文本(Word)格式。全文篇幅(含图、表、脚注、参考文献及中英文摘要等)一般控制在1.5万字以内。若有插图,应同时提供清晰度在300dpi以上的jpg格式电子版。论文需同时提供题目,3-5个关键词以及300-500字的论文摘要的中英文版本,且翻译需准确、规范,符合学术表达习惯。

      2.来稿要求:来稿需同时提交论文所有引用参考文献的电子版(必备:参考文献版权页、引用内容所在页面,提交格式为Pdf或者图片格式均可,图片需拍全文献页码)。

      3.投稿方式:本集刊仅接受采编系统投稿,投稿系统网址为:https://cxyj.cbpt.cnki.net

      4.联系方式: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韩山师范学院西区潮学研究院《潮学研究》编辑部,联系电话:陈老师13715753977,余老师18823502178。

      四、注意事项

      1.学术规范:本刊在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来稿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符合学术规范及出版社有关规定。具体规范请参照《潮学研究》采编系统首页的稿件体例规范。

      2.基金项目:若论文属于基金资助项目成果,请在文中明确注明项目来源、项目名称及项目编号。

      3.作者简介:请在文稿首页通过脚注,注明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工作单位及职称/职务、学历、主要研究方向、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

      4.原创声明:论文必须为原创作品,严禁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作者应确保所投稿件不存在任何学术不端行为,一经发现,本刊将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

      五、版权声明

      本刊享有所刊论文之版权,作者投稿即授本刊使用之权。本刊可于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论文摘要与全文,且谨护作者署名之权。若有异议,投稿时请明晰示之。

      昔饶公创刊,开潮学风气之先;今广纳佳作,续学术薪火之传。诚盼四方贤士,不吝赐稿,共襄盛举,同拓学术之疆,再谱潮学之华章!

                                   《潮学研究》编辑部

                                      2025年5月22日          

      《潮学研究》稿约

      【2025年01期信息】

      潮汕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潮人足迹遍及海内外,有“中国第一侨乡”之称。著名汉学家饶宗颐教授很早就开始潮学研究,1993年,他创办纯学术刊物《潮学研究》,亲任主编,并为刊物题签。自第11辑起,黄挺教授继任主编,至今已连续出版27辑,发表了饶宗颐、杜经国、丁伟志、陈高华、姜伯勤、曾琪、叶恩典、李新魁、蔡鸿生、詹伯慧、余定邦、科大卫、蔡起贤、陈平原、夏晓虹、黄挺、陈春声、林伦伦等知名学者的文章,在海内外学术界形成了良好的影响。

      为进一步提升刊物质量,扩大刊物学术影响力,2020年起,《潮学研究》由国际潮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兼任编委会,主任委员陈春声、林伦伦兼任主编,秘书长陈斯鹏、陈海忠兼任副主编,改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每年出版2辑。热忱欢迎海内外学者赐稿。为便于稿件的采用,敬请来稿遵循以下要求。

      1.本刊设置“专论”“区域历史”“华侨华人”“潮汕方言”“文化遗产”“乡邦文献”“札记”“书评”等栏目,由国际潮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担任栏目主持人。

      2.本刊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

      3.论文一经刊用,寄赠刊物2册。在国际潮团总会的支持下,本刊秉承优稿优酬原则,具体垂询编辑部。

      4.提交《潮学研究》编辑部的书稿应不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应有较高学术水平,符合学术规范。所交稿件应齐、清、定,并配有word、pdf电子文本,若有图片(含作者照片、内文插图),应同时提供清晰度在300dpi以上的jpg格式电子版。

      5.如果所投稿件是作者承担的科研基金项目,请以“基金项目:”标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项目编号。

      6.本刊奉行文责自负的原则,但对所有来稿保持编辑加工和删改的权力,亦可视需要部分选登或摘登来稿。作者若不同意,务请申明。

      7.凡向本刊投稿,均视为同意上述约定。

      8.为更好地为作者服务,优化投稿、审稿流程,提高稿件处理效率,《潮学研究》编辑部已启用中国知网采编系统,目前《潮学研究》采编系统的网址为:https://cxyj.cbpt.cnki.net/,作者可登录网址,注册账号,通过系统投稿。

      9.相关信息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潮学研习社(微信号:iCHAOXUE),

      《潮学研究》编辑部

      2024年6月25日

      《潮学研究》稿件体例规范

      【2025年01期信息】

      交稿要求

      提交《潮学研究》编辑部的书稿应不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应有较高学术水平,符合学术规范。所交稿件应齐、清、定,并配有word、pdf电子文本,若有图片(含作者照片、内文插图),应同时提供清晰度在300dpi以上的jpg格式电子版。

      必备项:稿件题目、内容摘要、关键词三项内容的中英文、作者简介(姓名、单位职务、职称、学历、研究方向、所在城市、邮编)、书稿正文、参考文献。

      规范要求

      一标题

      不同层级的标题用不同的字体、字号。各级标题的用字,应遵循“由大到小、由重到轻;变化有序,区别有秩”的原则。

      二序号

      标题序号可以采用“第×篇”“第×章”“第×节”等明确表示级别次序的形式。如果不采用上述形式,就需要另加符号或改变数字、字母的写法来标明其级别次序。表示标题级别的序号形式,一般从大到小依次为:“一”“(一)”“1.”“(1)”“①”等。可以根据标题的实有级数,跳过某些形式的序号。

      三文字

      正式出版物要求使用规范汉字。规范汉字主要是指2013年6月国务院发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收录的汉字。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用繁体字、异体字。不得随意制造简化字,也不要使用虽发布过但后来又被禁用的某些简化字。异体字只限用在姓名中。不使用1965年淘汰的旧字形。

      四标点符号和数字

      出版物上标点符号的使用应遵守《标点符号用法》(GB/T15834—2011)的规定。

      出版物上数字的使用遵守《出版物上数字用法》(GB/T15835—2011)的规定。一般原则:一是数字用法要得体,二是局部体例要统一。

      五图表

      1.插图应当高质量、清晰。

      2.插图应当具有独立性,不是内容的简单复制,其表述以及数据要与正文中内容一致。

      3.如果图片非原创,要确保获得使用许可,且需要标明出处。

      4.应按照“先见文后见图(表)”的原则编排插图(表格)。

      5.图(表)应有序号,单篇文章按照“图(表)×—×”连续方式排列。

      6.文中避免出现“如上图(表)所说”“下图(表)标明”等字样,应使用“图(表)×—×表明”或“……[见图(表)×—×]”。

      7.表必须要有注释,用以说明表格资料来源以及其他情况。

      六注释和参考文献

      引用他人观点或者直接引用原文,必须标出原作者作品信息,并在参考文献中列出。针对文章内容的注释,应统一使用页下注;当页连续编码。

      文献征引时的标引体例如下。

      中文文献

      1.专著

      ×××(作者):《×××》(书名)××(卷册),×××(出版社),××(年份),第×页。

      2.析出文献

      (1)论文集、作品集及其他编辑作品

      ×××(作者):《×××》(篇名),载×××(作者)《×××》(书名),×××(出版社),××(年份),第×页。

      (2)期刊

      ×××(作者):《×××》(文章名),《×××》(期刊名)××年第×期,第×页。

      (3)报纸

      ×××(作者):《×××》(文章名),《×××》(报纸名)××年×月×日,第×版。

      3.转引文献

      无法直接引用的文献,转引自他人著作时,须标明。

      ×××(作者):《×××》(书名或文章名),转引自×××(作者)《×××》(书名或文章名)××(卷册),×××出版社,××(年份),第×页。

      4.未刊文献

      (1)学位论文

      ×××(作者):《×××》(论文名),××(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作者单位),××(年份),第×页。

      (2)会议论文

      ×××(作者):《×××》(论文名),×××(会议名称),××(会议地点),××年×月(召开时间),第×页。

      5.古籍

      (1)刻本

      ×××(作者)编《×××》(书名)××(卷册),×××(版本),第×页。

      (2)点校本、整理本

      ×××(作者)编《×××》(书名)××(卷册)《×××》(卷册名),×××(点校、整理者)点校、整理,×××(出版社),×××(出版时间),第×页。

      (3)影印本

      ×××(作者):《×××》(书名)××(卷册)《×××》(卷册名),×××(出版社),×××(出版时间),第×页。

      (4)地方志

      唐宋时期的地方志多系私人著作,可标注作者;明清以后的地方志一般不标注作者,书名前冠以修纂成书时的年代(年号)。

      (5)常用基本典籍、官修大型典籍以及书名中含有作者姓名的文集可不标注作者。

      (6)编年体典籍,可注出文字所属之年月甲子(日)。

      6.网上数据库

      网上出版物包括学术期刊、报纸、新闻等,引用时原则上与引用印刷型文章的格式相同,另需加上网址,发表时间。

      (1)新闻

      ×××(作者):《×××》(文章名),×××(网站名),××年×月×日(发表时间),×××(网址)。

      (2)学术期刊

      ×××(作者):《×××》(文章名),《×××》(期刊名)××年第×期,×××(网址)。

      (3)报纸

      ×××(作者):《×××》(文章名),《×××》(报纸名)××年×月×日,×××(网址)。

      7.译著

      〔国籍〕×××(作者):《×××》(书名),×××(译者)译,×××(出版社),××(年份),第×页。

      外文文献

      征引外文文献,原则上使用该语种通行的印证标注方式。

      1.专著

      作者,书名(斜体)(出版地点:出版社,出版时间),引用页码。

      2.析出文献

      (1)论文集、作品集

      作者,“文章名”(文章名加引号),编者,文集题名(斜体)(出版地点:出版社,出版时间),页码。

      (2)期刊

      作者,“文章名”(文章名加引号),期刊名(斜体)卷册(出版时 间):页码。

      3.未刊文献

      (1)学位论文

      责任者,论文标题(Ph.D.diss./Master’sthesis,提交论文的学校,提交时间),页码。

      (2)会议论文

      作者,论文标题(会议名称,地点,时间),页码。

      格式范例

      以下为论文正文格式范例:

      空一行(黑体小二)

      潮学研究(第29期)198

      空一行(黑体小二)

      正文题目(宋体小二)①

      ——副标题(宋体五号)

      空一行(宋体五号)

      空一行(宋体五号)

      作者姓名(楷体小四)②

      空一行(楷体小四)

      内容摘要(宋体小四)内容摘要(楷体五号,单倍行距)

      关键词(宋体小四)关键词(楷体五号,单倍行距,关键词之间空两格)

      空一行(宋体小四)

      一小标题(黑体小四)

      空一行(黑体小四)

      正文内容(宋体五号,1.5倍行距)

      1.二级标题(宋体五号,加粗)

      正文内容(宋体五号,1.5倍行距)

      文本内容引用(楷体五号,单倍行距,上下各空一行)

      正文中凡是脚注,均用①②③上标格式的脚注,每页重新标号。脚注引用的文献,如果是期刊文章,可以不写页码,如果是专著,则须写明页码,脚注为宋体小五号,单倍行距。

      ①如系基金项目则注明。

      ②作者姓名,单位职务,职称,学历,研究方向。所在城市,邮编。


    验证码: 点击切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