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投稿,上万维,轻松学术交流

严正声明

本站非期刊官网,非中介代理,
不向作者收取任何费用!
举报微信:13140028228 冯老师

态度公正、信息求实、投稿自助、使用免费
公民与法(审判版)
CN中文 - 月刊
  • 公民与法(审判版)
  • 复合影响因子:0
  • 省级普刊
  • 知网
  •  
  投稿方式:Email投稿
  • 栏目频次
  • 一作占比
  • 单位占比
  • 热词
暂无栏目信息.
暂无一作信息.
暂无单位信息.
暂无关键词信息.
  • 更多

    期刊简介

  • 《公民与法(审判版)》(月刊)创刊于1994年,由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主管,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河南省人民检察院主办。主要栏目:卷首语”“业务指导”“高端论坛”“审判论坛”“调研报告”“案例解读”“案例评析”等。

  • 基本信息

  • 期刊名称:公民与法(审判版)
  • 主管单位: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 主办单位: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河南省人民检察院
  • 国内刊号:CN 41-1233/D
  • 国际刊号:ISSN 1006-7590
  • 出刊日期:
    期刊定价:
  • 邮发代码:
  • 所在省区:河南
    邮政编码:
  • 联系地址:

  • 投稿信息

  • 学科分类:法律外交
    版面费用:待核实
  • 字数要求:0
    查重要求:-
  • 复合因子:0
    综合因子:0
  • 审  稿 费:待核实
    稿费:待核实
  • 本刊可发:
  • 特殊属性:

  • 联系方式

  • 投稿网址:
  • 官网网址:http://143.0.10.36/
  • 电话传真:0371-65762617;65762627(文编室);65762621(美编室)(202401期)
  • 电子邮箱:gmyfspb@vip.163.com(202401期)
  • 微信公众号:

审稿时间:暂无参考数据,审稿时间不确定!

投稿难度:网友分享,仅供参考

见刊周期:-

温馨提示以上只是参考信息,实际情况会根据投稿主题、稿件质量和数量、审稿流程有所差异。想获得更准确信息请联系期刊的编辑部进行咨询。

欢迎点评!让信息更透明,使投稿更轻松!
    • 审稿时间:
      是否录用:
    • 见刊周期:
      查重要求:
    • 有无课题:
      有无回复:
    • 我的学历:
      我的职称:
    • 审稿费用:
      版面费用:
    • 稿       费:
      稿件字数:
    • 投稿难度:
    • 该刊可发:
    • 投稿主题:
匿名: 验证码: 点击切换验证码
    • 1、投稿方式:邮箱投稿。

      2、刊内电话:

      0371-65762617;65762627(文编室)

      0371-65762621(美编室)

      3、刊内网址(202401期):

      http://143.0.10.36/(内网)

      4、刊内邮箱:gmyfspb@vip.163.com

      5、出刊日期:《公民与法(审判版)》为月刊,每月5日出版。

      2024年5月24日星期五

      《公民与法》(审判)杂志投稿须知

      【2024年01期信息】

      一、为了体现办刊理念,突出本刊风格与特色,本刊设置“卷首语”“业务指导”“高端论坛”“审判论坛”“调研报告”“案例解读”“案例评析”等栏目,欢迎作者针对栏目进行投稿。

      二、来稿请一律以电子邮件形式发送至收稿邮箱 gmyfspb@vip.163.com,邮件主题请以作者姓名+单位+文件名格式命名。编辑部不接收内网 COCALL、微信等形式投稿。稿件请以 Word 格式保存,文件名以姓名+单位+文件名命名。

      三、为便于沟通及署名需要,来稿请注明作者基本信息,包括姓名、职称(职务)、单位及详细联系方式等,作者为审判业务专家、具有博士学位的请标明。

      四、基于版面的限制,本刊每篇调研文章一般排 2-5 个版面,每篇案例评析一般排 2-4 个版面,每个版面约 1800 字 (文章内的图片、表格和注释均占用相应版面),请注意稿件的篇幅。

      五、为规范本刊文章引用体例,引用性注释必须真实、必要。对观点的引用,应注重代表性;对事件、数据的引用,应注重资料来源的权威性。限制对非学术性书籍、非学术性期刊及报纸文章和网络资料的引用。说明性注释以必要为限,并应尽量简化表达,请严格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标注。

      (一)本刊提倡引用正式出版物,出版时间应精确到月;根据被引资料性质,可在作者姓名后加“主编”“编译”“编著”“编选”等字样。

      (二)文中注释一律采用脚注,全文连续注码,注码样式为:①②③等。

      (三)非直接引用原文时,注释前加“参见”;非引用原始资料时,应注明“转引自”。

      (四)数个注释引自于同一资料时,注释体例为:前引①,哈耶克书,第 48 页。

      (五)引文出自于同一资料相邻数页时,注释体例为:……,第 67 页以下。

      (六)引用自己的作品时,请直接标明作者姓名,不要使用“拙文”等自谦词。

      (七)具体注释体例

      1.著作类:

      ①胡长清:《中国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 年 12 月版,第 20 页。

      2.论文类:

      ①苏永钦:《私法自治中的国家强制》,载《中外法学》2001 年第 1 期。

      3.文集类:

      ①[美]J.萨利斯:《想象的真理》,载[英]安东尼·弗卢等著:《西方哲学演讲录》,李超杰译,商务印书馆 2000 年 6 月版,第

      112 页。

      4.译作类:

      ①[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 1980 年 2 月版,第 55 页。

      5.报纸类:

      ①刘均庸:《论反腐倡廉的二元机制》,载《法制日报》2004 年 1 月 3 日第5版。

      6.古籍类:

      ①《史记·秦始皇本纪》。

      7.辞书类:

      ①《新英汉法律词典》,法律出版社 1998 年 1 月版,第 24 页。

      8 外文类:

      依从该文种注释习惯。

      9.网络类:

      汪波:《哈尔滨市政法机关正对“宝马案”认真调查复查》,载 http:www.people.com.cn/GB/shehui/1062/2289764.html,2016 年 12月 18 日访问。

      10.学位论文类:

      王玎:《准征收研究》,中国政法大学 2019 年博士学位论文其他未尽事宜,以《法学引注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0 年版)为标准注。

      六、所有稿件文责自负。来稿请勿一稿多投,来稿后三个月没有被采用或接到采稿通知的,可以自行处理。

      七 、其 他 未 尽 事 宜 ,可 以 与 本 刊 编 辑 沟 通( 文 字 编 辑 :0371-65762617/65762627,美 编 室 0371-65762621,发 行 室0371-65762616,内勤 0371-65762611)。

      2022 年第 10 期《公民与法》为改版后新版期刊,可阅读参照。


    验证码: 点击切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