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投稿,上万维,轻松学术交流

严正声明

本站非期刊官网,非中介代理,
不向作者收取任何费用!
举报微信:13140028228 冯老师

态度公正、信息求实、投稿自助、使用免费
刑事法学研究(集刊)(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集刊 - 半年刊
  • 刑事法学研究(集刊)(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 复合影响因子:0
  投稿方式:Email投稿 更多信息见公众号
  • 栏目频次
  • 一作占比
  • 单位占比
  • 热词

高频栏目

100%期平均发文量3篇
100%期平均发文量4篇
100%期平均发文量2篇
100%期平均发文量4篇
100%期平均发文量4篇
100%期平均发文量4篇
暂无一作信息.
暂无单位信息.
暂无关键词信息.
  • 更多

    期刊简介

  • 《刑事法学研究》(半年刊),于2020年创刊,由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主办、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发行。本刊将鼓励刑法、刑事诉讼法、犯罪学、侦查学、法社会学等学者的中青年学者,围绕新时代中国刑事法治发展的“真实问题”与现实需要,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更切实际、更具中国价值的研究成果与理论方案。同时,为刑事法学研究与司法实践搭建一个自由、开放的学术交流之共通平台,围绕改革与实践的前沿问题展开理性的对话,以期推动我国刑事法治改革、刑事司法实践以及刑事法学理论研究走向日臻完善的新纪元。主要栏目:刑事法前沿、刑事法前沿、司法改革专题、实证调研、热点疑难案例、域外动态、名家访谈等。

  • 基本信息

  • 期刊名称:刑事法学研究(集刊)(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
  • 国内刊号:【集刊】
  • 国际刊号:
  • 出刊日期:
    期刊定价:
  • 邮发代码:
  • 所在省区:北京
    邮政编码:
  • 联系地址:

  • 投稿信息

  • 学科分类:法律外交
    版面费用:不收版面费
  • 字数要求:0
    查重要求:-
  • 复合因子:0
    综合因子:0
  • 审  稿 费:
    稿费:待核实
  • 本刊可发:
  • 特殊属性:

  • 联系方式

  • 投稿网址:
  • 官网网址:http://legalaid.cupl.edu.cn/yjygk/xsfxyj.htm
  • 电话传真:010-58902957/15210848536(孙道萃)(微信公号)
  • 电子邮箱:xingshifaxueyanjiu@163.com(微信公号)
  • 微信公众号:中外刑事法学研究

审稿时间:暂无参考数据,审稿时间不确定!

投稿难度:网友分享,仅供参考

见刊周期:-

温馨提示以上只是参考信息,实际情况会根据投稿主题、稿件质量和数量、审稿流程有所差异。想获得更准确信息请联系期刊的编辑部进行咨询。

欢迎点评!让信息更透明,使投稿更轻松!
    • 审稿时间:
      是否录用:
    • 见刊周期:
      查重要求:
    • 有无课题:
      有无回复:
    • 我的学历:
      我的职称:
    • 审稿费用:
      版面费用:
    • 稿       费:
      稿件字数:
    • 投稿难度:
    • 该刊可发:
    • 投稿主题:
匿名: 验证码: 点击切换验证码
    • 1、本刊为集刊无CN刊号。

      2、投稿方式:邮箱投稿。

      3、主办单位官网:

      http://legalaid.cupl.edu.cn/yjygk/xsfxyj.htm

      (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

      4、出刊日期:半年刊,一年出版2期。

      5、本刊不收取审理费、审稿费、版面费等任何费用。

      2023年7月14日星期五

      《刑事法学研究》第七辑专题征稿:“数字时代的刑事法:挑战与应对”

      【微信公众号信息】

      刑事法学研究 中外刑事法学研究 2023-07-09

      《刑事法学研究》由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主办,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每年出版两辑。本刊主编为吴宏耀教授,执行主编为孙道萃副教授,目前第六辑组稿已完成,即将开展第七辑征稿工作。

      本刊以“中国问题”为终极的学术关切与理论归宿,倡导自主性、本土性、实践性、前沿性研究,鼓励有的放矢的比较研究,融合多元的方法论,力图整合刑事法学学科资源,促成聚力中国刑事法学研究的欣欣向荣之格局。自第七辑起,本刊将采取“专题征稿+常设征稿”的双轨模式,以加强学术关注和聚焦的前沿性、专注度,同时激励更多青年学子转向并持续深耕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前沿课题研究。

      《刑事法学研究》征稿启事

      一、征稿主题介绍

      第七辑的主题为“数字时代的刑事法:挑战与应对”。

      进入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对刑事法的影响进一步拓展:数字技术催生新的犯罪,也让传统的犯罪结构更加复杂,刑法理论是否能通过教义学方法实现对技术的有效规制?面对新型犯罪,传统的侦查手段和证据审查判断模式难以有效应对,如何在有效打击犯罪的同时,实现对公民权利侵害的最小化?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成为最新的学术热点,但它是否会对刑事法产生真正的挑战……成长于数字时代的青年学人,应该为此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本次专题征稿拟设置以下三个分方向:

      (一)数字时代的新型犯罪和现代化治理

      (二)数字时代下刑事司法的公正与效率

      (三)数字时代的证据法回应

      《刑事法学研究》编辑部将视投稿情况,组织相关主题的青年学子交流活动。

      除专题征稿外,您还可以结合本刊下列常设主题投递稿件:

      (1)时代前沿。本专题旨在及时回应重大理论关切、法治需求以及实践动态。每辑将围绕我国重大刑事法治、刑事立法及司法等问题,特约法学名家领衔,就特定问题,以组稿等方式,通过刑法、刑事诉讼法、犯罪学、法社会学等多学科学者的集体参与,就我国刑事法学研究的新问题、新现象进行研究。

      (2)案例聚焦。本专题旨在通过挖掘个案的制度意义,以个案推动法治。每辑将围绕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案例、经典案例、重大疑难案例,通过透视个案正义的方式,深入推动案例指导制度等问题研究。

      (3)实证研究。本专题旨在鼓励刑事法领域的实证研究与学术提升。每辑将根据来稿情况,遴选调研报告、大数据分析、刑事辩护实务等文章。

      (4)学术争鸣。本专题旨在鼓励学术创新与学术争鸣。每辑将遴选具有重大学术争议的创新性文章,鼓励批判性思维、对传统学说提出质疑,以激励学术自信与学术创新。

      (5)域外视野。本专题主要登载域外刑事法治动态、刑事司法制度、域外刑事法制比较研究,以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的法制动态等文章,同时欢迎取得原作者授权的经典译文。

      二、投稿须知

      (1)所投稿件或其主要内容,必须是未在其他公开出版物以及互联网上发表过的原创作品,所投稿件原则必须是署名作者本人实际完成,不存在任何违反学术规范情形,不存在任何知识产权争议。

      (2)理论研究型论文,字数在1.8万字左右为宜;实务型文章,字数在1万字左右为宜,可以是案例分析、调研报告等。格式规范请参照《法学引注手册》的注释体例。

      (3)仅接受电子邮箱投稿方式,编辑部的收稿邮箱:xingshifaxueyanjiu@163.com。来稿请以Word形式编辑,在邮件主题中注明作者与文章题目(作者+题目),并以附件的形式发送。此外,请在文稿中最后一页注明作者相关信息以及通讯地址、邮编、联系方式等。参与专题征稿的作者,烦请您在邮件主题和正文第一页标注“第七辑专题征稿”,我们将优先安排审稿。

      (4)编辑部严格执行通行的审稿机制。限于编审力量,对所投稿件,不论是否发表等,一般会在一个半月内,进行及时回复有关稿件的处理情况。作者在投稿后3个月内未接到编辑部通知的,可自行处理。作者在投稿后3个月内知悉来稿已为或将为其他公开出版物刊登的,应立即通知本编辑部。

      (5)稿件一经采用,《刑事法学研究》编辑部有权在不改变稿件基本观点和实质性内容的前提下,在定稿前对稿件进行编辑修改。

      (6)本刊不收取任何审稿费、版面费等任何费用。

      (7)作者所投稿件如获采用,编辑部将支付稿费,并同意《刑事法学研究》在支付稿酬时代扣代缴国家规定的个人所得税。

      (8)编辑部联系电话:孙道萃,010-58902957/15210848536(微信同号)

      三、关于审稿的说明

      本刊倡导培育新人的理念,鼓励青年学子,尤其是在校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积极投稿。对于通过初审的来稿,我们将及时与作者沟通,并根据修改情况,积极支持发表。诚挚欢迎刑事法学青年学子的参与,共话数字时代中的刑事法治!


    验证码: 点击切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