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投稿,上万维,轻松学术交流

严正声明

本站非期刊官网,非中介代理,
不向作者收取任何费用!
举报微信:13140028228 冯老师

态度公正、信息求实、投稿自助、使用免费
中国国际仲裁评论(集刊)
集刊 - 不定期
  • 中国国际仲裁评论(集刊)
  • 复合影响因子:0
  • 公号发布
  •  
  投稿方式:Email投稿 更多信息见公众号
  • 栏目频次
  • 一作占比
  • 单位占比
  • 热词

高频栏目

100%期平均发文量9篇
100%期平均发文量5篇
暂无一作信息.
暂无单位信息.
暂无关键词信息.
  • 更多

    期刊简介

  • 《中国国际仲裁评论》(不定期)是由深圳国际仲裁院和北京大学法学院于2016年12月共同创立,旨在整合国内外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优质资源,共同推动国际仲裁理论研究和实务的互动,积极提升中国国际仲裁的整体水平。主题:围绕国际国内商事仲裁、国际投资仲裁、调解等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理论或实务研究。

  • 基本信息

  • 期刊名称:中国国际仲裁评论(集刊)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深圳国际仲裁院和北京大学法学院
  • 国内刊号:【集刊】
  • 国际刊号:
  • 出刊日期:
    期刊定价:
  • 邮发代码:
  • 所在省区:广东
    邮政编码:
  • 联系地址:

  • 投稿信息

  • 学科分类:法律外交
    版面费用:待核实
  • 字数要求:0
    查重要求:-
  • 复合因子:0
    综合因子:0
  • 审  稿 费:待核实
    稿费:待核实
  • 本刊可发:
  • 特殊属性:

  • 联系方式

  • 投稿网址:
  • 官网网址:http://www.scia.com.cn/home/index/cases/id/51.html
  • 电话传真:0755-83501210;13302319210(微信公号)
  • 电子邮箱:ciar@scia.com.cn(微信公号)
  • 微信公众号:深圳国际仲裁院(SCIA700)

审稿时间:暂无参考数据,审稿时间不确定!

投稿难度:网友分享,仅供参考

见刊周期:-

温馨提示以上只是参考信息,实际情况会根据投稿主题、稿件质量和数量、审稿流程有所差异。想获得更准确信息请联系期刊的编辑部进行咨询。

欢迎点评!让信息更透明,使投稿更轻松!
    • 审稿时间:
      是否录用:
    • 见刊周期:
      查重要求:
    • 有无课题:
      有无回复:
    • 我的学历:
      我的职称:
    • 审稿费用:
      版面费用:
    • 稿       费:
      稿件字数:
    • 投稿难度:
    • 该刊可发:
    • 投稿主题:
匿名: 验证码: 点击切换验证码
    • 1、该刊为集刊无CN刊号。

      2、投稿方式:邮箱投稿

      3、官网网址(主办单位官网→案例&研究):

      http://www.scia.com.cn/home/index/cases/id/51.html

      4、出刊日期:官方暂未公布刊期信息。

      2023年6月16日星期五

      《中国国际仲裁评论》征稿通知

      【主办单位微信公众号信息】

      深圳国际仲裁院 2023-03-02 11:03 发表于广东

      《中国国际仲裁评论》长期向各界专家、学者和实务人士征集主题研究稿件。

      一、稿件要求

      1. 主题:围绕国际国内商事仲裁、国际投资仲裁、调解等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理论或实务研究。

      2. 稿件语言:中文或英文。

      3. 稿件可以为论文、译文、综述、书评、案例评析及资料等,须未公开发表,正文字数为8,000-25,000字。

      4. 注释体例应参照《法学引注手册》。

      5. 稿件一经采用,按照人民币600元/千字的标准支付稿酬。

      二、投稿方式

      收稿邮箱:ciar@scia.com.cn

      联系人:孟伟

      电话:0755-83501210、13302319210

      中国国际仲裁研究院简介

      中国国际仲裁研究院由深圳国际仲裁院和北京大学法学院于2016年12月共同创立,旨在整合国内外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优质资源,共同推动国际仲裁理论研究和实务的互动,积极提升中国国际仲裁的整体水平。研究院致力于开展以下工作:

      1. 加强对国际仲裁法律制度和国际仲裁领域最新发展动态的研究并为决策机构提供建议,提升中国各级政府、“走出去”企业在国际仲裁对抗中的自我保护能力,推进中国在国际仲裁中“走出去、拉回来”的主场战略。

      2.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悉国际仲裁规则的仲裁从业人员,增强我国仲裁的国际化水平,提升仲裁服务国家全面开放和发展战略的能力。

      3. 推动与国际仲裁组织及境外仲裁机构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仲裁规则、国际调解和国际商事法律规则的制定,提高我国仲裁的国际认知度、话语权和影响力。

    验证码: 点击切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