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投稿,上万维,轻松学术交流

严正声明

本站非期刊官网,非中介代理,
不向作者收取任何费用!
举报微信:13140028228 冯老师

态度公正、信息求实、投稿自助、使用免费
您的位置:学术资讯 » 正文
  • 阅读: 2024/8/6 16:07:55

    期刊影响因子的定义

    影响因子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简称ISI)每年出版的《期刊引用报告》(JCR,全称Journal Citation Reports)上的一项数据,指的是某一期刊的文章在特定年份或时期被引用的频率,是衡量学术期刊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创始人尤金·加菲尔德博士(Eugene Garfield)在1960年代创立。

    其中的科学引文索引,即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CI,诞生于1964年,是最知名的文献检索工具之一。

    从具体的数值定义来讲:

    影响因子=该刊前2年所发表的论文在第3年被引用的次数/该刊2年内所发表的论文总数。

    举例来说,某期刊2018年影响因子的计算方式为:

    本刊2017年的文章在2018年的被引次数:48;本刊2017年的发文量:187

    本刊2016年的文章在2018年的被引次数:128;本刊2016年的发文量:154

    本刊2016-2017的文章在2018年的被引次数总计:48+128=176

    本刊2016-2017年的发文量总计:187+154=341

    本刊2018年的影响因子:176÷341=0.5161

    计算步骤

    数据收集:

    选择特定的观察年份,通常是当前年。

    收集在这一年内对过去两年发表的文章进行的所有引用。

    统计文章总数:

    统计期刊在这两个年份内发表的所有研究性和综述性文章的总数。一般不包括会议摘要、通信、编辑和其他较短的文章形式。

    计算引用总数:

    计算在观察年内所有其他期刊文章引用这两个年份期刊文章的总次数。

    计算影响因子:

    使用上述公式计算出影响因子。

    期刊影响因子的意义

    影响因子在科技期刊评价方面的优点是不容忽视的,它深受文献检索机构、科技信息中心以及期刊管理部门的青睐,并广泛应用于科研管理、文献研究、馆藏资源评价及科技期刊评价。影响因子是一个量化和半质化的指标,该指标用论文平均被引率反映了某期刊近期在科学发展和文献交流中所起的作用,能客观反映该期刊近年来的学术影响力。

    一般认为,影响因子能够较好地反映期刊被使用的真实客观情况,可以较公平地评价各类学术期刊,通常一种期刊的影响因子越高,其发表的文献被引用率越高,一方面说明这些文献报道的研究成果影响力越大,另一方面也反映该刊物的学术水平越高。它不仅是一种评价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评价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当然,学术期刊影响因子的比较一般只适用于这个学科内部,不能对不同学科期刊的影响因子进行简单类比,同一IF值在不同学科的含义不同,不同学科之间IF不具备可比性。

    影响因子的重要性与局限性

    重要性:影响因子是评估期刊影响力的一个重要工具。高影响因子通常意味着该期刊在学术领域中具有较高的认可度和影响力。

    局限性:

    影响因子可能受到几篇高引用文章的影响,从而不一定准确反映整个期刊的质量。

    它只考虑了短期内的引用情况,可能忽略了长期影响。

    不同学科间的引用习惯差异使得影响因子在跨学科比较时可能不公平。

    几种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的查询方法

    1.科研者之家

    2.letpub

    3.web of science

    4.知网

    自中元图特学术交流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71)
    点赞(0)
    收藏(0)

上一篇:学术论文答辩技巧之答辩语言注意事项

下一篇:论文被期刊退稿,还值得继续修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