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界研圈】 2024/2/1 15:33:27 [摘要]: 质粒构建:英文名为plasmid construction。选定的目的外源基因(DNA)先要经过PCR扩增。随后用限制性内切酶分别切割载体和外源DNA片段,再使用DNA连接酶将切割后的载体与DNA片段连接,转入宿主细胞。最后经过筛选鉴定出正确的重组克隆质粒,实... -
【学界研圈】 2024/2/1 15:28:39 [摘要]: RT-qPCR检测定量逆转录PCR(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 RT-qPCR)是应用于以RNA作为起始材料的PCR实验中的一种实验方法。在该方法中,总RNA或信使RNA(mRNA)首先通过逆转录酶转录成互补... -
【学界研圈】 2024/2/1 15:27:04 [摘要]: 细胞因子(cytokine,CK)是免疫原、丝裂原或其他刺激剂诱导多种细胞产生的低分子量可溶性蛋白质,具有调节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细胞生长以及损伤组织修复等多种功能。细胞因子可被分为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集落刺激因子、趋化因子、生长因子等。... -
【学界研圈】 2024/2/1 15:26:30 [摘要]: CCK-8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细胞增殖和细胞毒性的细胞生物学实验。CCK-8 溶液可以直接加入到细胞样品中,不需要预配各种成分。细胞增殖越多越快,细胞颜色越深,证明毒性小;细胞毒性越大,则颜色越浅。对于同样的细胞,颜色的深浅 (生成的 formazan 量) 和细... -
【学界研圈】 2024/2/1 15:25:09 [摘要]: 原代细胞(Primary cells):是指直接从机体取出的组织或细胞获得单个细胞并在体外进行培养的细胞。原代细胞培养是指将组织从动物体内取出,经各种酶、螯合剂(常用EDTA) 或机械方法剪碎处理,分散成单细胞,在合适的培养基中培养,使细胞得以生存、生长和繁殖... -
【学界研圈】 2024/2/1 15:23:09 [摘要]: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或免疫细胞化学技术 (immunocytochemistry) 是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抗体反应,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 (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 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 (多肽和蛋白质),对... -
【学界研圈】 2024/2/1 15:21:37 [摘要]: 1为什么提取植物RNA这么难?植物RNA提取中常见的问题是提取产物的总量少,RNA质量差。植物的细胞中有很多代谢物,如蛋白质、脂质、多糖和次生代谢物等。进行RNA提取时,必须裂解细胞破坏植物膜释放RNA,在裂解步骤中RNA不可避免会与这些代谢物混合。这些代谢物... -
【学界研圈】 2024/2/1 15:20:10 [摘要]: qPCR从样本采集到结果检出有很多的步骤,包括样本采集、样本保存、样本处理、样本检测、数据分析等一系列环节,不同的环节可以选择不同的对照进行监测,对照总体可分为阴性对照与阳性对照两类:阴性对照实验中经常遇到无法判断反应孔中的扩增信号是样本真实扩增还是污染扩增的... -
【学界研圈】 2024/2/1 15:19:20 [摘要]: 一般细胞培养液的pH在7.0-7.4之间。由于碳酸盐pH缓冲系统是一种生理pH缓冲系统(它是人体血液中最重要的pH缓冲系统),所以大多数培养液用它来保持稳定的pH。用粉末配制培养液时,常常需要加入一定量的碳酸氢钠。对大多数以碳酸盐作为pH缓冲系统的培养液而言,... -
【学界研圈】 2024/2/1 15:18:37 [摘要]: 免疫荧光技术是标记免疫技术中发展最早的一种,是在免疫学、生物化学和显微镜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项技术,包括荧光抗体法和荧光抗原法,但在实际工作中荧光抗原技术应用较少。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是免疫荧光技术在细胞中的应用。01 技术特点优点: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速度快...
期刊动态 更多
最新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