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投稿,上万维,轻松学术交流

严正声明

本站非期刊官网,非中介代理,
不向作者收取任何费用!
举报微信:13140028228 冯老师

态度公正、信息求实、投稿自助、使用免费
您的位置:学术资讯 » 正文
  • 阅读: 2023/12/22 17:29:38

    “研”路俯拾皆芬芳

    道德与法治共同体第八小组活动

    汉字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觉左右为师。

    1115日下午,道德与法治共同体第八小组的成员们捧着一颗学习向上的心,聚于椒江区桔园小学开展教学研讨活动,以期于课例中展开思考,于探讨中收获成长。

    课例展示

    罗丹老师执教《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第一课时。在本节课中,罗老师以明信片引出少数民族文字,结合人民币和课前预习,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字。

    通过文字分布图,引导学生知道规范汉字是我国的通用文字,设计了溯汉字之源、寻汉字演变、赏汉字之美三个环节,进一步呈现我国不同时期的代表字体,引导学生发现在汉字漫长演变过程中,感受汉字古老而优美的特点,同时从生活入手,通过展示同学们的书法作品,引导学生端正书写,用实际行动传承中国汉字。

    蒋辉老师执教第二课时。在本节课中,蒋老师以""字导入,初步引导学生感受汉字意蕴隽永。以原始时代,游牧时代,农耕时代的时代特征为依据,分类汉字,感受古人创造汉字的智慧与灵感。紧接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切入点,选取其中的""""""古字形体,结合相关小故事帮助学生理解汉字所蕴含的思想观念,最后以国的繁简字演变引出和合,根植台州本土,感受和合文化的丰富内涵。

    观点分析

    主题说课

    盛意婷老师就《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第一课时进行说课。通过"揭秘民族文字""遨游汉字王国"两个板块,探秘我国的多样文字,借助自主探究,建构对甲骨文的认知,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年代尺及学习单,了解汉字的悠久历史和发展历程,体会祖先的造字智慧,从而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

    作业设计

    杨钦钦老师为我们带来了《项目设计 童趣开发》的作业设计阐述,她从整体把握、思路设计、项目开展、评价多元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着眼于新课标的作业项目化设计,以成为小小考古家主线索探究,由"基础巩固""提升挑战""综合实践"三块内容组成,对作业进行分层设计,作业由学生个体到小组合作学习,再到实践探究,作业难度逐步加大,最后落实到项目式学习,切合了新课标所提出的灵活运用项目式学习的要求。

    微报告

    许双双老师作《深度学习,让素养真正提升》观点报告,她从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教学目标的细化,活动情境的创设,课堂连接学生生活四个方面阐述深度学习理论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运用。从认知层面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通过情境和问题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落实到行动中。

    王诗雨老师作《把握三个链接 涵养文化认同》观点报告。王老师基于课标,从教材文本材料的整合、学生认知情况的关照、本地文化精神的传承三个角度来探究如何通过已有的教材勾连学生的生活实际,让看似遥远的中华传统文化入心,让学生自主自发地认识、体验、发扬传统文化。

    时政述评

    李燕老师,从运动会开幕式为切入点讲述文化自信。首先,明确什么是文化自信,然后引入北京奥运会和冬奥会,最后详细阐述杭州亚运会。阐述时,李老师分为三个部分"跨历史长河 看文化创新""观百家风韵 显文化主体""读人类命运 促文化融合"。整个过程,逻辑清晰,语言流畅。

    研思同行

    探讨

    课后,组员们就《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的学习效果、目标达成情况展开讨论,找找教学亮点,挖挖教学生长点,为实现更加高效落实的教学献计献策。丁为群老师引导老师们关注教材,要抓住文本的重点来组织教学活动,怎样品出文字的丰富内涵、深远影响,如何树立文化自信,都需要逐步推进。丁老师娓娓道来,为老师们指点迷津。

    深耕细琢踏歌行,“研”路俯拾皆芬芳。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仍需我们不断思考,持续探索,希望课堂的教学能更加落实,更加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教育赋能。

    转自:“椒江区小学道法与地方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21)
    点赞(0)
    收藏(0)

上一篇:【共同体活动】集思广益求突破,研思同行有生成——道德与法治第七组共同体小组活动

下一篇:【校本教研】教之有“道”,“研”以致远——椒江区第二实验小学沿海校区道德与法治教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