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投稿,上万维,轻松学术交流

严正声明

本站非期刊官网,非中介代理,
不向作者收取任何费用!
举报微信:13140028228 冯老师

态度公正、信息求实、投稿自助、使用免费
语言测试与评价(集刊)(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集刊 - 季刊
  • 语言测试与评价(集刊)(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 复合影响因子:0
  • 知网,万方,维普
  • /副高/无基金 5.3%,/正高/无基金 31.6%
  投稿方式:Email投稿
  • 栏目频次
  • 一作占比
  • 单位占比
  • 热词

高频栏目

100%期平均发文量1篇

中频栏目

66.7%期平均发文量2篇
66.7%期平均发文量3篇
66.7%期平均发文量1篇
33.3%期平均发文量1篇
66.7%期平均发文量2篇
66.7%期平均发文量2篇
33.3%期平均发文量1篇
33.3%期平均发文量2篇
5.3%
31.6%
10.5%
5.3%
5.3%
5.3%
5.3%
5.3%
5.3%
15.8%
5.3%
26.3%
21.1%
21.1%
15.8%
10.5%
5.3%
   
4次 走势图
3次 走势图
3次 走势图
2次 走势图
2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 更多

    期刊简介

  • 《语言测试与评价》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的关于语言测试与评价研究的学术集刊。该刊关注国际国内发展趋势,反映国家政策导向与贯彻落实,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兼顾学术性和实践性,致力于解决语言测评领域现实问题。主要栏目:热点聚焦、理论前沿、考试开发与研究、测评与教学、测评技术、跨学科研究等。

  • 基本信息

  • 期刊名称:语言测试与评价(集刊)(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 国内刊号:【集刊】
  • 国际刊号:
  • 出刊日期:
    期刊定价:
  • 邮发代码:
  • 所在省区:北京
    邮政编码:
  • 联系地址:

  • 投稿信息

  • 学科分类:教科综合
    版面费用:不收版面费
  • 字数要求:10000以内
    查重要求:-
  • 复合因子:0
    综合因子:0
  • 审  稿 费:
    稿费:待核实
  • 本刊可发:
  • 特殊属性:

  • 联系方式

  • 投稿网址:
  • 官网网址:
  • 电话传真:lta@zju.edu.cn(202402期)
  • 电子邮箱:
  • 微信公众号:外研测评(FLTRP_Assessment)

审稿时间:暂无参考数据,审稿时间不确定!

投稿难度:网友分享,仅供参考

见刊周期:-

温馨提示以上只是参考信息,实际情况会根据投稿主题、稿件质量和数量、审稿流程有所差异。想获得更准确信息请联系期刊的编辑部进行咨询。

欢迎点评!让信息更透明,使投稿更轻松!
    • 审稿时间:
      是否录用:
    • 见刊周期:
      查重要求:
    • 有无课题:
      有无回复:
    • 我的学历:
      我的职称:
    • 审稿费用:
      版面费用:
    • 稿       费:
      稿件字数:
    • 投稿难度:
    • 该刊可发:
    • 投稿主题:
匿名: 验证码: 点击切换验证码
    • 1、该刊为集刊无CN刊号。

      2、投稿方式:邮箱投稿。

      3、刊内邮箱:lta@zju.edu.cn

      4、出版日期:季刊,一年出版四辑(参知网),具体请以实际出刊为准。

      5、刊内信息:不收取版面费、审稿费等任何费用。

      6、刊内微信公众号:外研测评(FLTRP_Assessment)

      2025年7月2日星期三

      《语言测试与评价》2025—2026年度选题方向

      【官方微信公众号信息】

      外研测评2025年02月17日

      《语言测试与评价》是聚焦语言测试与评价研究的学术集刊,以“服务国家语言测评战略,探索语言测评理论前沿,推动语言测评实践创新”为宗旨,以国际视野与中国现实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专业特色与融合发展相结合、学术引领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为主要特色,关注国际国内发展趋势,贯彻落实国家政策要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兼顾学术性和实践性,致力于解决语言测评领域现实问题。

      本刊设有“热点聚焦”“理论前沿”“考试开发与研究”“测评与教学”“测评技术”“跨学科研究”“人物专访”“书刊评介”等栏目。刊文范围覆盖多语种和全学段,从不同视角探讨语言测评政策、语言测评理论与实践、语言测评技术应用、师生测评素养等。同时,本刊鼓励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欢迎来自二语习得、应用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等学科与语言测评相关的学术成果。

      一、2025—2026年度选题方向

      1. 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外语学科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研究

      2. 中国语言测评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研究

      3. 语言测评标准体系研发与验证研究

      4. 国家语言类重要考试研究及评价改革与发展研究

      5. 基础外语教育核心素养及创新能力考查研究

      6.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语言测评中的应用研究

      7. 语言测试开发、评分和反馈研究

      8. 形成性评价、动态评估等多元评价理论与技术研究

      9. 语言测评中的公平性、多样性及包容性研究

      10. 语言测评各利益相关者测评素养研究

      二、稿件要求

      来稿需与语言测试与评价切实相关,以政策研究、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为主,同时也欢迎相关学科最新动态的图书评介。研究范围可分为不同语种(英语、其他外语语种及国际中文)、不同学段(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选题应有新意,对填补研究空白有所贡献。稿件应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且未在其他刊物发表过。本刊尤其欢迎具有独到见解的原创性研究。

      1. 研究性论文篇幅以10,000字以内为宜,综述性文章以8000字以内为宜,新书评介(限最近两年内国内外出版的语言测评领域学术图书)以5000字以内为宜(以上字数含中英文标题、中英文提要、中英文关键词及参考文献)。

      2. 研究设计合理,研究方法可靠、符合逻辑,数据准确。论述部分需深入详尽,较为详细地说明研究结果在语言测试与评价中的应用及操作方法,避免空洞或浅尝辄止的讨论。

      3. 为了增强可读性与应用性,来稿应做到观点明确、论述简明扼要、语言通俗易懂。

      4. 来稿应遵守学术规范。对直接引用的相关言论或观点,应标注出参考文献的具体页码;对间接引用的重要思想或观点,应注明文献来源。

      5. 稿件不涉及保密问题,署名无争议。稿件一律文责自负,编辑部有权出于出版质量要求和版面需要对稿件进行必要的修改。

      6. 来稿请附详细的作者简介,包括作者所在机构、职务或职称、地址、邮编、联系电话、电子邮箱、主要研究方向等,以150字以内为宜。

      三、投稿须知

      1. 投稿邮箱:请直接将稿件发送至电子邮箱lta@zju.edu.cn。

      2. 本刊不收取版面费、审稿费等任何费用。

      3. 本刊参照国际期刊惯例,严格实行同行专家双向匿名审稿制度,采取初审、外审、复审、终审制度。稿件投出后90日内若未收到编辑部反馈,即可自行处理。

      4. 稿件一经刊登,将赠送当期样刊两册。

      《语言测试与评价》征稿启事

      【2024年02期信息】

      《语言测试与评价》是聚焦语言测试与评价研究的学术集刊,以“服务国家语言测评战略,探索语言测评理论前沿,推动语言测评实践创新”为宗旨,以国际视野与中国现实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专业特色与融合发展相结合、学术引领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为主要特色,关注国际国内发展趋势,贯彻落实国家政策要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兼顾学术性和实践性,致力于解决语言测评领域现实问题。

      本刊设有“热点聚焦”“理论前沿”“考试开发与研究”“测评与教学”“测评技术”“跨学科研究”“人物专访”“书刊评介”等栏目。刊文范围覆盖多语种和全学段,从不同视角探讨语言测评政策、语言测评理论与实践、语言测评技术应用、师生测评素养等。同时,本刊鼓励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欢迎来自二语习得、应用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等学科与语言测评相关的学术成果。

      一、刊文范围与栏目

      来稿需与语言测试与评价切实相关,以政策研究、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为主,同时也欢迎相关学科最新动态的图书评介。研究范围可分为不同语种(英语、其他外语语种及国际中文)、不同学段(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选题应有新意,对填补研究空白有所贡献。稿件应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且未在其他刊物发表过。本刊尤其欢迎具有独到见解的原创性研究。栏目具体说明如下:

      热点聚焦:关注语言测评领域的国家政策、重大项目和研究成果,及时跟进和探讨测评领域热点难点问题。

      理论前沿:关注国内外语言测评理论研究最新动态,展示语言测评领域奠基性、基础性、前瞻性的理论创新成果,促进学术对话与交流。

      考试开发与研究:关注国内外大规模考试、校本考试等考试研究成果,如理论研究、测试设计、实现方法、分数解释及效度验证等。

      测评与教学:关注课堂评价、形成性评价、自我评价等研究成果,如理论基础、工具研制、实践研究等;关注评价与教学、学习的协同关系与相互作用。

      测评技术:关注技术环境下的测评研究,呈现前沿测量技术、信息技术与语言测评融合的最新成果与案例。

      跨学科研究:关注二语习得、心理语言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等跨界研究以及基于语料库的测试研究等。

      人物专访:对语言测评领域有重要影响力的专家进行访谈,深度解析和阐释国际测评领域前沿动态、我国测试与评价改革中的重大政策与重要成果等。

      书刊评介:刊发语言测评领域新书评介与札记等。

      二、收录情况

      本刊已被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超星网、中邮网等数据库全文收录,欢迎读者查询检索。

      三、稿件要求与投稿说明

      1. 研究性论文篇幅以 10,000 字以内为宜,综述性文章以 8000 字以内为宜,新书评介(限最近两年内国内外出版的语言测评领域学术图书)以 5000 字以内为宜(以上字数含中英文标题、中英文提要、中英文关键词及参考文献)。

      2. 研究设计合理,研究方法可靠、符合逻辑,数据准确。论述部分需深入详尽,较为详细地说明研究结果在语言测试与评价中的应用及操作方法,避免空洞或浅尝辄止的讨论。

      3. 为了增强可读性与应用性,来稿应做到观点明确、论述简明扼要、语言通俗易懂。

      4. 来稿应遵守学术规范。对直接引用的相关言论或观点,应标注出参考文献的具体页码;对间接引用的重要思想或观点,应注明文献来源。

      5. 稿件不涉及保密问题,署名无争议。稿件一律文责自负,编辑部有权出于出版质量要求和版面需要对稿件进行必要的修改。

      6. 来稿请附详细的作者简介,包括作者所在机构、职务或职称、地址、邮编、联系电话、电子邮箱、主要研究方向等,以 150 字以内为宜。

      四、稿件正文格式要求

      1. 来稿组成

      1)中英文标题。

      2)中英文提要,以 100—300 字为宜,明确列述该论文的创新点,如新理论、新思想、新观点、新理念、新方法、新模式、新问题等。中英文提要内容应大致保持一致,包括研究目的、研究对象、方法、结论或新发现;英文提要力求用语正确、规范,表述清晰,意思完整。

      3)中英文对照关键词,以 3—5 个为宜,突出研究的重点、创新之处,能反映论文主题和中心内容。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

      4)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

      2. 正文要求

      1)标题层级序号:均采用左顶格,以 1、1.1、1.1.1 为序,以此类推,后空一格再写标题。标题层级限分三级,正文内需用 1)、2)等排列。

      2)图表:图表分别连续编号,图题位于插图下方,表题位于表格上方,图题格式为“图 1 图题”,表题格式为“表 1 表题”,以此类推。

      3)脚注:仅限于必要的脚注,脚注及其所注释内容保持在同一页,用相同的上标数字标注。

      4)人名:涉及中国作者通常使用其中文人名,如引用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的中国作者,则使用其汉语拼音人名;涉及外国作者使用其外文人名,无须翻译。

      5)重要术语:首次出现的中文术语可在括号内附上英文原文,但同一术语的英文原文不要重复出现。

      3. 课题 / 项目

      研究内容如获得课题或基金资助,请在文章正标题后加星标“*”,同时在脚注注明其类别、名称及编号等。

      五、参考文献格式要求

      文献引用需规范,文中与文末的参考文献严格对应。文末所列参考文献在提交稿件前应一一核实,避免出现信息错误或缺失。英文及其他语种文献在前,中文文献在后,具体参照以下规范执行:

      1. 文内引用文献格式

      1)外文文献在前,中文文献在后,分别按出版年份先后排列,各文献之间用分号隔开。

      2)作者与年份之间空一格;同一作者多个文献的年份之间用逗号隔开。如

      (Alderson 2000)(Hughes 1989;Harding & Alderson 2013,2015)。

      3)若涉及双作者,外文文献作者的姓氏之间使用 &,如(Harding & Alderson

      2013);中文文献使用两者的完整姓名,用顿号隔开,如(何莲珍、闵尚超 2016)。

      4)若涉及三个及以上作者,外文文献在第一作者姓氏后使用 et al. ,如(Tomasello et al. 1984);中文文献在第一作者姓名后使用汉字“等”,如(王初明等 2000)。

      2. 文末参考文献格式

      文献条目中外文分开,外文文献在前,中文文献在后。外文文献按照作者姓氏字母顺序排列,中文文献按照作者姓氏音序排列,同一作者多个文献按照发表时间次序排列。无须数字编号。

      以下为文末参考文献具体示例:

      1)专著

      Weigle, S. C. 2002.

      Assessing writing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刘润清 , 韩宝成 . 1991. 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 [M]. 北京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2)期刊论文

      Bachman,

      L. F. 2000. Modern language testing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Assuring

      that what we count counts [J].Language Testing, 17(1): 1 –42.

      林敦来 , 武尊民 . 2014. 国外语言评价素养研究的最新进展 [J]. 现代外语 , (5):711 –720.

      3)论文集论文

      Messick, S. 1989. Validity [A]. In R. L. Linn (ed.).Educational measurement (3rd ed.) [C]. New York, NY: Macmillan: 13–103.

      Lissitz, R. W. 2009. Introduction [A]. In R. W. Lissitz (ed.).

      The concept of validity: Revisions, new directions and applications [C]. Charlotte, NC:Information Age Publishing: 1 –18.

      高淼 . 2022. 构念界定方式 [A]// 罗凯洲 , 编 . 语言测试重点问题研究 [C]. 北京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25–41.

      4)报告

      Mislevy, R. J., Almond, R. G. & Lukas, J. F. 2003.A brief introduction to evidence-centered design [R]. Princeton, NJ: ETS.

      5)译著

      安德森 , 等 . 2009.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完整版):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 [M]. 蒋小平 , 等译 . 北京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6)网上文献

      国务院 . 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EB/OL]. (2014-09-04) [2016-06-26]. http://www.moe.edu.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409/t20140904_174543.html.

      7)学位论文

      Xie,

      Q. 2010.Test design and use, preparation, and performance: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tudy of consequential validity [D]. Hong Kong: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刁香月 . 2019. 基于 Coh-Metrix 的大学生英语作文语篇连贯性与写作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D]. 北京 : 北京邮电大学 .

      六、投稿方式及其他相关事宜

      1. 投稿邮箱:请直接将稿件发送至电子邮箱 lta@zju.edu.cn。

      2. 本刊不收取版面费、审稿费等任何费用。

      3. 本刊参照国际期刊惯例,严格实行同行专家双向匿名审稿制度,采取初审、外审、复审、终审制度。稿件投出后 90 日内若未收到编辑部反馈,即可自行处理。

      4. 稿件一经刊登,将赠送当期样刊两册。


    验证码: 点击切换验证码